新聞清單
文、意如老師 字距、行距、行高與段距,常常傻傻搞不清楚,這些到底是什麼?要怎麼設定? 首先準備一篇文章(任何文字都可以)。 任務一:了解什麼是字距? 任務二:了解什麼是行距、行高? 任務三:了解什麼是段距? ... 任務一、了解什麼是『字距』? 字距就是文字跟文字之間的距離,簡稱字距,例如下圖的紅色框框就是字距。 那我們怎麼調整字距呢? 1.反白你要修改的文字 2.因為字距是跟文字有關係的,所以直接切到字型的進階視窗。 常用 字型 進階 此時會跳出字型視窗,接下來切換到進階頁面即可調整字元間距。 目前字元間距預設為標準,我們可以調整它的間距為加寬或緊縮 我們先試著調整加寬字跟字之間的距離。 1.間距選擇加寬 2.點數設定先設定10 3.參考預覽結果 4.點數設定上、下微調 5.調整好後就可以按下確定 你剛剛反白的文字已經成功加寬字距了 字距緊縮的部分步驟同加寬文字一樣 這時你會發現文字已經緊緊的貼在一起了。 任務二、了解什麼是行距、行高? 行距就是行跟行之間的距離,簡稱『行距』。例如下圖的紅色框框就是行距。 而什麼是行高呢?行高就是每一行的高度為多少 例如: 下圖為一行的行高也稱為單行間距(一行的高度) 下圖為二行的行高(兩行高度) 下圖為1.5倍的行高(也就是一行半的高度) 怎麼調整行距呢?(行跟行之間的距離) 首先反白你要調整哪幾行的距離。 接下來因行距屬於段落中的距離調整,所以需要到段落進階的地方去調整行距。 1.常用 2.段落 3.進階 1.縮排與行距頁籤 2.行距可依自己喜好選擇(單行、1.5行高、2倍行高等) 3.參考預覽畫面。 4.確定 下圖紅色框框為兩倍行高效果。 你也可以客製化自己的行高,直接調整輸入行高,或者調整行高上下鍵即可。 下圖行高為5行效果。 任務三、了解什麼是段距? 段距就是每一個段落跟段落之間的距離,例如第一段跟第二段之間的距離,稱為段落間距,簡稱為『段距』。例如下圖的紅色框框就是段距。 怎麼調整段距呢? 首先反白第二段的文字。 1.調整第一段跟第二段之間的距離。(與前段距離) 2.調整第二段跟第三段之間的距離。(與後段距離) 跟剛剛行距一樣是屬於段落,所以需要到段落進階的地方去調整段距。 1.常用 2.段落 3.進階 縮排與行距頁籤 段落間距有與前段距離跟與後段距離可以調整 我們先來第一段跟第二段之間的距離。(與前段距離) 段落間距與前段距離為3行(可自行上下鍵調整),參考預覽畫面 下圖為(與前段距離)3行之效果。 接下來要調整第二段跟第三段之間的距離。(與後段距離) 段落間距與後段距離為1.5行(可自行上下鍵調整),參考預覽畫面 下圖為(與後段距離)1.5行之效果。 此外在段落中也有一個快速調整行高的快速鍵,直接在這邊調整行高也非常的方便。 今天了解了字距、行距行高、與段距這些名詞,你就會發現其實原來用Word寫文章就這麼簡單。 文章轉自菜鳥救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菜鳥救星Word教學:一次搞懂字距、行距、段距與行高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Andy老師 各位好,今天要介紹的是用PS,就是photoshop,裡面的液化工具修飾臉部的效果。首先先看一下修飾前後的效果。效果如下圖。 修飾前臉部的樣子。 修飾後臉部的樣子。 ► 推薦課程:Photoshop影像處理 ... 好,所以從臉部五官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眼睛變大,鼻子變窄,嘴巴也變窄並且微笑,再來人中變短,下巴變尖,臉型變順暢等改變。 然而雖然改變這麼大,但卻依然很自然,不會覺得不自然,這就是photoshop液化的強大,好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液化功能是如何操作。 首先我先到免費圖庫網站,找到一張臉部正面的照片,當然其他角度也可以,但對於PS的液化中的自動人臉辨識功能,使用正面的人臉是比較容易被偵測,好,所以下圖就是我找到的正面人臉照片的網址。 接下來進到photoshop中開啟此圖片後,並選擇「濾鏡/液化」。效果如下圖。 進入液化視窗後會出現液化面板。效果如下圖。 接著先介紹左邊工具架的工具各是什麼功能,效果如下圖。 那現在我們先使用「人臉辨識」這個工具,效果如下圖。 點選「人臉辨識」後,右邊介面的「臉部感知液化」就可以點開「眼睛、鼻子、嘴巴、臉部形狀」,這四個選項,效果如下圖。 點開「眼睛、鼻子、嘴巴、臉部形狀」,效果如下圖。 而這四個選項「眼睛、鼻子、嘴巴、臉部形狀」,即可將人物的五官調整成你要的樣子,左為原圖,右為修改圖,效果如下圖。 另外除了用右邊介面的「眼睛、鼻子、嘴巴、臉部形狀」滑桿來調整五官之後,也可以直接將鼠標移到照片上的五官位置,即會出現調整點,效果如下圖。 接下來我要調整臉形,但無法使用臉部形狀裝來調整,因為臉部形狀功能,只能調整整個臉型變窄變寬和變長變短,因此我要使用自由移動工具,來調整臉形,工具如下圖。 自由移動工具可以在右邊介面,調整筆頭大小,密度,壓力,這三項,大小就是筆刷大小,壓力則是筆刷移動畫面的強度,就是一移動就可以移動很多,密度則是筆刷移動畫面的面積大小,密度比較難理解,我用密度0,50,100的差別來說明,效果如下圖。 好,看完密度圖片的說明,就可以知道密度越高,移動的面積越大,所以我用預設密度50來修臉型,效果如下圖。 好,完成了,謝謝觀賞。 文章轉自菜鳥救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菜鳥救星Photoshop教學:PS人臉整形-液化功能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陳蔚銘 ▊文章轉載自「創新拿鐵」,已取得作者授權同意,原文為:想要讓客戶買單、主管認同?!學Google產品主管利用 5 種認知偏見說服任何人! 無論在商場或職場,「說服力」都是重要的關鍵技能;業務想讓客戶簽下訂單、創業者想讓投資人掏錢,除了描繪美好願景,更要有強大的說服力。 Tyler Odean是Google的產品主管,負責瀏覽器Chrome的維護和開發。每當要開發新功能時,他需要說服自己的主管取得資源,也要和工程師、設計師討論出共識,才能如期達成目標。 因此,他長期研究大腦如何處理資訊,認知偏見又是如何形塑現實,以及如何將這些效應運用在提高說服力。 ▍創新點:說服力比願景更重要,善用五種認知偏誤讓你職場無往不利。 ▍本文獲 First Round Review 授權進行編譯,原文為《Master the Art of Influence Persuasion as a Skill and Habit》 本文五大重點: 1.小心可得性(Availability)偏見,要把想法丟出來尋求回饋。 2.留意定錨效應(Anchoring),慎重考慮「訂價」和「身價」。 3.避免選擇性偏見(Representation),質比量重要。 4.利用一致性偏差(Coherence),讓聽者「感覺良好」。 5.善用框架效應(Framing),避免雞同鴨講。 Odean把大腦運作比擬為:大主管與小助理。 大主管負責複雜的邏輯運算,如計算價錢、行程規劃,總是做深謀遠慮的決定,判斷基準有許多灰色地帶:「這件事是對的可能性大概是30%」。 小助理處理認知負擔較輕的事件,如感官刺激、拿東西、社交互動等快速簡單的行為,多半出於直覺,判斷基準非黑即白,只有相信與不相信,不存在「半信半疑」。 所以,如果我們試圖說服聽眾時觸發了對方腦中的大主管(例如:複雜的簡報和圖表),那麼對方就會接收到大主管的警告:「等等,讓我們好好想清楚。」 想要提高說服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可能直接和小助理溝通。但無論在學校或職場,我們所受的訓練大多是如何收集證據加上邏輯嚴密的推理,堆疊出紮實的論點,滿足大主管的要求,卻很少有機會學習如何和小助理溝通。 因此,Odean提出五種常見的認知偏誤,讓我們了解大腦與現實間存在的差異,以及如何善用這些認知偏誤,避開「大主管」的把關,直接和「小助理」溝通,提高自己的說服力。 ... 1. 小心可得性(Availability)偏見,要把想法丟出來尋求回饋 外界資訊進入大腦處理之前,會先經過「威脅感測器」,把沒看過、不熟悉的事物歸類成威脅,常見、熟悉的就會放下警戒。 以矽谷為例,當所有人一窩蜂在談論區塊鍊時,就會讓人們產生「區塊鍊似乎已經合法,不需監管」的錯覺。 圖片來源:Pixabay 而對一般人來說,可得性會有以下兩種不良影響: 隨波逐流:當你著手實現理想中的提案時,過程中為爭取各方認同而不斷妥協,最終偏離初衷,變得平庸。 小心輕敵:不要因為花了許多心力實現自己的願景,覺得自己沒有對手,就忽略了全世界可能也有人跟你做一樣的事,成為後來居上的競爭對手。 我們常因為自己反覆思考過的想法獲得認同而沾沾自喜,但Odean提醒要隨時保持自我懷疑:「否則你會過度樂觀,認為所有人都能輕易接受自己所有的想法」。 因此,Odean建議我們結交不同領域的朋友,找機會分享你的點子。如果他們認為你的點子沒什麼,千萬不要以為只是他們聽不懂就算了,不斷嘗試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說明,直到他們理解並給出想法,藉以訓練自己面對不同客群時,用他們的語言傳達訊息的能力。 2. 留意定錨效應(Anchoring),慎重考慮「訂價」與「身價」 每當人們要做出決策時,人們最先看到,或是記憶中常見的事物往往會變成強烈的參考點,一旦參考點建立,就如同下了錨的船,很難再被改變。 舉例來說,若你是創業者,在為產品定價或募集資金時,第一個提出來的數字必須非常慎重考慮,尤其在你的產品或服務在市面上很罕見時更加重要。 圖片來源:Pixabay 試想,若你是葡萄酒專家,有人拿了一瓶酒向你開價百萬美金,你可能很容易就知道他是個騙子。但要為罕見產品或服務定價時,參考依據不多,很難估計真正的價值,因此你提出的數字很可能就為這個新市場定調「平價」或「尊榮」。 除了絕對價值,錨點也會凸顯相對價值。若一開始你提出1000萬美金的預算規劃,但後來因為某些項目的變動,必須提高到1500萬,你就必須非常清楚讓對方知道,多出來的每個項目是否值得500萬的差異。 3. 避免選擇性偏差(Representation),質比量重要 Odean觀察到許多人在重要的發表場合時,會準備非常多的資訊來「轟炸」聽眾。創業者在募資會議上把自己艱辛的創業歷程鉅細彌遺交代清楚、員工把今年所有大小事洋洋灑灑列出,希望主管能看見自己一年來的辛勞,打個好考績。 不過,重點太多,等於沒有重點;十個亮點各說一次不如一個亮點強調十次。 圖片來源:Pixabay 因此,與其費盡心力建構出完美的故事脈絡,囊括數百種細節,不如挑出幾段精彩片刻,用簡短、好記的形式,以不同的敘述方式一再重複。當需要記憶的東西越少,在聽眾心中留下的越深。 此外,Odean也提醒我們,提出越多論點自我證明雖然沒什麼壞處,但卻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矛盾讓整體可信度大打折扣。 曾有個實驗提供受試者兩套產品選擇:第一套有五支iPhone,但其中有一隻故障;第二套組合有三支iPhone,功能都正常。實驗把受試者分組,讓他們分別對兩套產品出價。 看到兩套同時陳列的受試者,大部分人都會為第一套出高價;但比較只看到第一套和第二套的受試者,人們會為第二套組合出更高的價錢,證明大腦仍會因為那支壞掉的iPhone影響評價。 4. 利用一致性偏差(Coherence),讓聽者「感覺良好」 人們對他人的行為會有「一致性」期待:聰明的人不耍笨、好人不使壞,大腦傾向相信所有事物比實際更加一致,進而導致以下兩種現象: 月暈效應:人們若喜歡某些概念或事物,容易把這種好感擴及週邊。比方說:好朋友推薦的產品你會比較有信心,喜歡的品牌推出新品你也會樂意嘗試。 確認偏誤:我們都希望自己聰明又能幹,因此會下意識忽略對自己不利的負面資訊,留下自我感覺良好的部分,大腦傾向把新進資訊以固有且感覺舒適的方式解讀。 圖片來源:Pixabay 因此,若想讓聽者改變原有想法或做法,比起用「過去的做法行不通」來檢討錯誤,用「如果這樣做未來有機會更好」的正面激勵會更有效果。 舉例來說,若你是專案經理,想要說服團隊加速開發,趕上延誤的時程,別急著檢討為何上週該達成的進度沒做到,收集團隊成員對進度的看法,討論要怎麼做才會更好。 5. 善用框架效應(Framing),避免雞同鴨講 人類對「相對」的概念比「絕對」概念更有感。比方說,我們想像面前放了三個杯子,分別倒進冰水、溫水和熱水,然後我們用手指試試杯裡水的溫度。 雖然我們說不出三杯水各別是幾度,但若先把手指放進熱水再放進溫水,會覺得涼;先放冰水再放溫水,則會感覺熱。因此我們會知道哪杯水最冰,哪杯水最熱。 圖片來源:Pixabay 因此,要說服聽眾,比較基準非常重要。對客戶簡報:「我們的產品非常好!」,客戶心想:「比誰好?」;對主管說明:「這樣做成本可以省很多!」,主管心想:「比旗艦版省?還是平價版省?」 若沒把比較基準說清楚,聽眾會用自己心中的一把尺帶入標準。萬一雙方的認知落差太大,說服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看完了以上五種認知偏誤,我們理解大腦是如何分工處理大小事,同時學會應用可得性偏見和定錨效應慎重考慮「訂價」和「身價」;避免選擇性偏見和框架效應讓說服效果打折;最後善用一致性偏差讓聽眾「感覺良好」,說進心坎裡。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聽王文華分析如何把企業的創新做法,應用在個人的職場與生活 ▊新文章不漏看!歡迎加入《創新拿鐵 Telegram 好友》!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一週好文回顧》,每週六收到當週文章的連結 📓推薦閱讀: 1. 王文華影片:5個「聆聽」技巧,讓你的職場溝通更順暢 2. 如何跟不喜歡你的同事相處?Facebook和Airbnb裡同事溝通的3種方法 3. 如何寫好一封信?創投公司Y Combinator教你與貴人溝通3大原則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2021學員年鑑出爐,找到自己發光的可能 2020是個多舛的一年,面對疫情我們的生活方式被迫改變,驟變使我們學習經歷低潮。疫情之後呢?新科技、新知識、新職業來臨,改變將加速發展,對於未知,很容易不小心就小看自己了,記住有夢就去努力實踐!年鑑中的精彩作品絕非一蹴可幾,但絕對都是堅持到底! 吳居益 董事長 去年年底《鬼滅之刃》聲量爆紅,帶起的旋風,以及IP的擴散力量,正是創作的魅力所在。炎柱的熱血台詞:「你絕對可以比昨天的自己更強大。」這本年鑑提供作品發表的平台,透過每一次的作品展現,一步一步朝自己理想中的目標前進。 鍾聖智 總經理 此次年鑑封面設計主題,以暗色調為基底,代表那些我們經歷的黑暗與困難,包含2020年的這一場疫情,帶來的影響。同時以亮色調代表展望2021,期許未來由黑暗走向明亮。其中遍布的彩色小圓點代表聯成電腦的每一位服務人員以及參與學習的學員,聯成電腦30年培訓經驗,完善的學習系統,幫助學員找到發光的可能。 圖說:2021年鑑設計主視覺 你值得被看見!人氣票選101位學員綻放設計力 年鑑包含6大設計主題:插畫漫畫設計、平面文創設計、3D設計、影音設計、工業設計 、室內設計。集結北、中、南全台分校,累計101位學員展現創作熱情,同時在聯成師資的專業帶領下,猶如百花齊放,多元且吸睛。 機會不只給準備好的人,而且給那些積極爭取的人。聯成電腦為學員準備了一個被看見的機會,透過年鑑讓每位學員的作品,能夠發表並且記錄。在學習與創作的過程當中,透過作品,磨練自己;也能透過觀摩別人的作品,進一步交流與切磋。尤其現在是自媒體時代,鼓勵學員們將作品進行更多可能的應用,可能創作出《鬼滅之刃》之後,下一個發光發熱的IP就是你。 圖說:6大類設計課程,學員作品精選,更多精彩作品內容洽全台各分校 你也喜歡設計嗎?現正課程優惠5折!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圖、耀月老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之前有陣子鬧出石虎風波,但那陣子我沒有參與到繪製石虎,最近心血來潮才想畫看看~ 所以就畫了這隻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長的真的超可愛 3 使用軟體:Painter 使用筆刷:數位噴槍、錐形康特筆、油畫粉蠟筆、輕柔噴槍、鬃毛筆-擷取鬃毛、粉彩筆、細節筆、混色筆-紋路水化等 推薦課程:Painter創意電繪設計 ... 1. 首先,我們依舊拿出錐形康特筆來繪製草圖,草圖的部分可以先預想這隻石虎站在哪裡。 2. 接著來布景環境色,我想讓他在一個陰暗的環境下,這樣才能凸顯之後的光影;這邊使用數位噴槍+輕柔噴槍來繪製。 3. 拿出數位噴槍,將整隻貓上個底色,這樣好之後做其他圖層的繪製動作處理。 4. 拿出擷取鬃毛筆刷來繪製石虎身上的毛髮,千萬要注意石虎的特徵,所以在繪製的時候要注意斑紋排列的方式。 5. 用擷取鬃毛筆刷來繪製石虎整體的色系,我先畫出他較為亮面的皮毛部分。 6. 拿出油畫粉蠟筆之後,來繪製出石虎身上的光影,我這張有參考石虎的照片,所以在繪製光影的時候比較容易,若在沒參考圖的情況下可以預設光影投射位置。 7. 利用擷取鬃毛筆刷來繪製石虎身上的斑紋,這邊需要耐心和細心因為很多很多的斑紋都要逐一繪製出來,繪製的時候注意毛髮流向,請順著從左上往右下的髮流繪製。 8. 用數位噴槍繪製出石虎的眼珠子底色,這邊我選用墨綠色。 9. 用黑色來繪製眼球,畫在墨綠色的底色中間。 10. 眼球的部分先畫到這邊以後,我先著手繪製其他的斑紋部分;這邊我依舊使用擷取鬃毛筆刷,用點畫的畫法繪製,身上會因為環境光的關係造成斑點顏色不一,可以使用其他顏色來繪製斑點,讓斑點穿插其中,色彩看起來會較為豐富。 11. 將石虎的眼珠子完成,光影的部分依照圖中是由右邊打過來的,所以眼珠子的最亮點畫在右上方。 12. 將石虎整體細畫修正,並且繪製出背景後就完成了! 看起來是否栩栩如生呢^^? 請各位好好的保護台灣石虎唷! 文章轉自菜鳥救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菜鳥救星Painter電繪專欄:石虎繪製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2021雲端直播課】週週開新課免費學
響應政府對於就業者技能培訓,【2021雲端直播課】專案,電腦技能+雙語進修,近兩百堂直播課,課程總價超過$50萬免費學...
聯成電腦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