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成電腦職場分享:從執行到管理,那些我曾經沒搞懂的事
文、Livia Yang
作者簡介|Livia Yang
Adventurer, UX Designer, PM in China.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在我們的工作經歷中,一定都遇過各式各樣的主管,有的會讓我們想到就立刻翻白眼到後腦杓,有的會讓我們覺得很暖心,很佛系,有的雖然充滿距離感,但卻總是散發著成功人士的光環,令人崇拜。
而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主管,有自己的團隊時,我們又會成為怎樣的人呢?
老實說,我還真的沒認真想過。
一開始,我的想法很簡單,覺得以往自己怎麼把事情做好,現在應該也差不了太多。在做執行時,我會有慣用的做事方法,而且可能比較多的狀況是被交辦任務,然後協調相關團隊資源,確保功能上線,工作就大致完成了。
轉做管理後,我試圖設定框架和做事的流程,例如做了很多表格,希望團隊可以照著填寫,但最後總是不了了之,有段時間,感覺一切都在混亂當中度過,而好死不死,我又是個極度的計畫狂,要求每件事都照我想的完美進行,事情無法井然有序的狀況是難以接受的,一個人工作可以完全掌控,而帶領一個團隊工作就不那麼簡單了。
當時的我還不明白,一個人和六個人,我的工作心態原來要這麼的不同,現在才領會出一點心得,發現過去自己很多方面可以做的更好。
不要企圖把每個人都變的和你一樣
通常有機會成為管理職,大多是因為過去在做執行時表現不錯,或是累積了一定的經驗,能在新的組織上豎立標竿和建立制度。
所以,新上任的管理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認為自己的做事方式很好,用自己的邏輯要求別人,而想影響團隊其他成員來照著做,心裡面也會覺得比較安心,可是卻忽略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做事方式,甚至可能比我們做的還好,當我們強烈要求團隊學習新的執行方式時,反而會導致做起事來礙手礙腳,效率不見得能提高多少。
最好的方式是:公開討論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然後,學會尊重和適度放權。
記得有一次,朋友問我:他的團隊每週工作計畫都不準時交,還要一直催,讓他感覺很煩心,要怎麼辦才好?
我:為什麼要交每週工作計畫呢?
他:因為我不知道他們每個人在幹嘛,所以無法協調資源和給他們建議,而且我以前就是這樣寫週計畫,可以有條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這樣不是很好嗎?
其實這件事重點不在於要不要寫週計畫和怎麼寫,而是”為什麼”要寫?
=> 因為主管需要知道大家的工作進度,以及安排相關的資源。
這時可以在會議上讓大家分享當前都是怎麼安排自己的每週工作計畫?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什麼方式可以解決?通過討論而非命令式的佈達,能夠有效的讓團隊自主的執行後續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單向同步和雙向溝通的差別,也會看到同儕互相正面影響的力量。
管理者vs. 領導者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 一個好的領導者需具備的特質
有次無意間在Youtube上看到Simon Sinek分享好的領導者需要具備的特質,當時我的內心像是被重重的打了一拳,雖然我不是一個很強勢的管理者,但是平時因為自己的工作很忙,大概和團隊的接觸就是正式的開會,或是談論工作進度,或是我安排工作和時間截點,然後詢問是否完成。
我以為不要太多的干預,只要給予預期結果的要求,就是好的管理者。但我忽略了過程中真正的關心,當我交辦一項任務給小夥伴時,是需要跟著他一起完成的,一起討論框架,協助排解遇到的問題和提供需要的支持,花時間了解他們的恐懼和期望和遇到的困難,這些不限於工作,還包含日常生活(家庭, 身體狀況….等),以前執行的重點在事:怎麼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現在管理的重點在人:怎麼驅動團隊一起向前?
管理者將時間花在確保團隊做好事情,管著每個人該幹嘛,如果團隊總產能是10分,那麼我們只是在確保這10分是盡量有效利用的; 但領導者不一樣,他激勵每個人,放權和支持,讓團隊自我驅動去完成工作,並從中獲得成就感,這時總產能是超過10分的,也才是帶領團隊的最高境界。
從春節後到現在的第一次返台,雖然只過了兩個月,看似不長,卻讓我改變許多,我對於管理又有了新的認知,嚴格來說,是發現過去的自己做錯了,一心想將團隊打造成心目中的原型,忽略了每個人都有他的好跟壞。
好的領導,是幫助團隊成員達成他們的成就,讓他們發光發熱。
我在工作日誌上這麼寫著。
原來,一直以來,不是我教會了他們什麼,而是他們教會了我很多。
從執行到管理,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更是一門需要不斷做中學的職場課,怎麼平衡團隊績效和以人為本?我還沒有答案,不管玻璃心多少次,文化衝突多少回,我相信最後都是寶貴的人生經驗,而我也會繼續努力下去。
文章轉載自「medium」,已取得作者授權同意,原文為:【菜鳥主管成長日記】 — 從執行到管理,那些我曾經沒搞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