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近期熱門

3大要點把握好,讓你聰明的安靜離職

icon_fb icon_twitter icon_google
3大要點把握好,讓你聰明的安靜離職

文、Shannon Lai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職場除了興起了「遠距工作」、「居家辦公」風潮,最近在各大社群網站掀起熱議的是「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安靜離職」一詞的爆紅,出自於 TikTok 上一位名叫 Zaid K(zaidleppelin)的用戶,他上傳了一支影片,裡頭他說:「我最近學到一個新的詞彙叫做安靜離職,不是指你直接辭職,而是辭掉你心中那個在職場上,期待追求卓越超群的自己。」

 

要探究為何「安靜離職」的概念會獲得廣大迴響前,或許我們該先討論爲什麼有這麼多人想離職?離職原因百百種,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工作分配上的勞逸不均,這種親身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日積月累下不僅導致同事間的不愉快,也讓那些原本做事積極求好心切的人,最後心灰意冷,只做符合自己工作崗位的事項,不企圖多做或是做得更好,而這正是「安靜離職」所追求的。

 

 

工作分配不均,攸關主管態度

 

勞逸不均的因素有很多,乍看之下似乎都是愛偷懶員工引起,實則背後如果沒有主管的默許和推波助瀾,又怎會給人投機取巧的機會?這樣的主管心態大致有二,首先主管個性消極草率,工作只要有人完成就好,是誰完成的不重要;再者,主管也愛偷懶,懶得花時間花力氣監督混水摸魚的員工,更不願意扮黑臉請他離開公司,就怕引發事端牽連自己。正是這樣姑息養奸的態度,才助長了這樣的不良風氣,主管難辭其咎。

 

 

員工要的就是公平合理而已

 

關於工作分配,員工要的不多就是公平合理而已,可這恰恰是最困難的,哪怕主管已平均分配工作,若有人偷懶摸魚,認為少做少錯,到最後認真完成工作的人,還要反過來幫那些打混的人收拾爛攤子,工作量加重,認真的老實人成了冤大頭,這時大家就會開始計較彼此的工作量。於是,辦公室氣氛委靡,陷入每人都推脫責任不想做事的泥沼。

 

 

明哲保身,聰明地安靜離職法

 

而為了因應「安靜離職」,主管們也祭出了「安靜開除」(quiet firing),就是刻意讓員工感覺不適,包括提高工作要求、減少給予資源、職場孤立等方式讓員工感到挫折,試圖讓員工主動遞出辭呈。如果你也不想努力了,想要安靜離職,那麼你一定要學會如何聰明的安靜離職來保全自身:

 

1. 不做爛好人,要在公開場合表明態度

安靜離職的概念並不是擺爛,而是只做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事,那麼首先就要劃定工作範圍,拒當無條件接收別人工作的爛好人。如果不想受委屈,向主管表明態度時,記得在公開場合時候說,因為有些主管會仗著上司身分,私底下凹那些好說話的同事,對他們施壓,讓人無法拒絕有苦說不出。建議在會議這樣的公開場合表明自己的態度,也讓其他同事明白你的工作界線。

 

2. 措辭不宜強烈,不要讓主管覺得被打臉

會選擇安靜離職而不是直接離職,就是因為有其他原因讓你暫時還需要這份工作,如果不想因此被安靜開除,那麼切記在跟主管提出異議時,措辭跟態度都不宜過於激烈。就像我辦公室裡的一位同事,會議中總是第一個跳出來為大家發聲,反應同事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卻因此上了主管的黑名單,只因每次發言都太強硬,讓主管覺得威信掃地。

 

3. 換個說法,以團隊為優先考量

若想避免焦點轉移,同時顧及主管顏面,除了保持平心靜氣,換個立場發言也是很好的作法。雖然虛與委蛇地和人周旋,任誰都不喜歡,但適時地說些場面話,和諧的氣氛有時更容易達成目標。比如說:「這次的專案相當重要,由單人負責的話,面向可能有所侷限,不如再找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這樣除了讓整個專案發展更全面多元,專案內容也會更具包容性。」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聯成電腦go top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