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接案簽約,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
文、Simi老師
遙想多年前第一次接案時,看到合約書時的困惑與無助仍歷歷在目。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接案時簽約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合約常見陷阱、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等,希望能幫助新手設計師&插畫師在接案時保護自己的權益。
擬定合約
在接案之前,一定要先與甲方(業主)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需求和細節,並在確認雙方都有共識的情況下,再簽訂合約。如果合作的對象是稍具規模或有豐富經驗的廠商,對方通常會提供該公司的制式合約;倘若對方是個人或剛起步的小工作室,或許也會要求乙方(設計師)提供合約。由廠商提供的合約通常會傾向對他們更有利的內容,因此一定要仔細審閱,不合理之處可要求對方修改。自行擬定合約則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有所疏漏,此時可以找尋公版合約書,並參閱本文提供的建議來擬定。
一般來說合約中應包含:
1. 工作內容:
合約書中應明確列出本次合作的內容,包括作品的類型、規格、數量、風格以及審核方式與標準等,以免有雙方認知不同所導致的誤解,也能避免對方突然改變主意。
2. 授權範圍與方式:
業主可以如何使用產出的成果,例如:使用期限、使用方式、使用範圍,以及可否授權給第三方等。
3. 稿費收付:
合約中應明確列出金額,並約定付款方式以及時限。
4. 修改限制:
一定要清楚記載雙方在進行修改時的限制。有些人會規定限制修改次數,但我個人比較不喜歡這樣做,因為即使對方因為次數規定勉強通過了,但在不夠滿意的情況下後續仍會出現許多問題。我自己常會以分階段的方式來處理,例如「草圖通過開始上色後就不得回頭調整構圖」這樣的約定方式。
5. 交稿方式:
交稿時間和方式要明確約定,甲方的審核期間也要予以規範。通常在正式完稿之前會有幾個檢核點,例如:草圖配色完稿 這樣的三個階段分別審核,通過後才進行下一個階段,此時就可以加上「乙方(設計師)交稿後,甲方必須要在三天之內回覆」以避免甲方的審核時間過長而耽誤最終截稿日期。
解密設計師接案合約,學習保護權益😆
掌握【影音製作設計師】,成為創意大師,引領潮流🎉
合約常見法律問題
1. 免責條款:
甲方可能會在合約中加入免責條款,以規避自己的責任。因此,要仔細審閱合約,確認免責條款是否合理。
2. 保密條款:
甲方可能會要求乙方保密合作內容,但要注意保密條款是否過於嚴苛,以免影響自己的工作。
3. 著作權:
每個國家的規定可能有不同之處,但是在台灣只要創作完成的那一瞬間就自動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但也因此自己要注意保留所有的創作過程,以免在需要舉證該創作為自己的作品時,沒有相關的證據可以聲明。此外,著作權分成人格權和智慧財產權,以下分別作簡單介紹。
3-1. 人格權:
人格權中包括(1)公開發表權,(2)姓名表示權,(3) 同一性保持權。著作人格權的存續期間是永久的且不得轉讓,但常在合約中被限制行使,因為這可能會讓甲方在業務進行期間感到不便,但在合理的情況下通常還是有交涉的空間。
3-2. 智慧財產權:
指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表權、複製權、改編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展示權、發行權、翻譯權、改編權等。在合約中要看清楚是「轉讓」還是「授權」,如果將財產權轉讓了以後就對該作品不再擁有上述權利,因此即使是「轉讓」的合約,我也會加上一條但書,即該作品可以收錄於我自己的個人作品集和網站、社群媒體上刊載,以維護自身利益。
通常牽涉到法律問題時,甲方都會在合約中約定以公司所在的法院為主,例如在台北市的公司通常都會寫上「因本契約涉訟時,甲、乙雙方同意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這樣的約定,所以後續當真遇到訴訟的話,乙方如果住在南部甚至國外就得付出很多額外的心力,因此還是盡量與業主保持良好的溝通,避免發生爭議為佳。
簽約是接案時重要的一環,因此要仔細審閱合約,確認合約內容都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並了解智慧財產權和人格權相關知識,以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外,也要注意保留所有與合作相關的文件,例如:電子郵件、溝通紀錄、草稿等,以利日後發生爭議時可作為證據,避免自身權益受損喔!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