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思考的5種症狀與對策:擺脫焦慮,提升生活品質
文、Shannon Lai
繁忙的工作事務已經讓人備感壓力,若自己又一直「過度思考」,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運轉,任誰都受不了!這類型的人總是時時關注著周遭環境,一點風吹草動都能牽動他們的敏感神經,也因為要求自己做事盡善盡美,常常讓自己陷在患得患失的憂慮當中。
關於過度思考的五大症狀:
症狀一:拖延症
過度思考的人因為生性敏銳,容易過度投入精力在某個情境中,或在某個議題上鑽牛角尖,雖然深度分析後可以帶來一些別具一格的見解,但更多時候反而是被細節困住而舉步維艱,因為分析情勢後會想再進一步確認,原本的表定工作只能被延後,手上的待辦事項只能一直不斷堆疊,於是出現了「拖延症」。
處方箋:
不要拘泥細節。比如要負責找聚會餐廳,無需煩惱要如何找一家所有人都喜歡的店,還因此細細研究每人口味,結果拖到聚會當天還是不知道要去哪一家。只需掌握自己力所能及的,像是合乎預算、店家地址便利方便大家前往,不用要求自己做到無懈可擊,把目標放在提出一個大家能接受的做法即可。
症狀二:完美主義
除了拖延症之外,完美主義也是其中一種症狀。對完美主義的人來說沒有灰色地帶,事情非黑即白,只要出現一點小瑕疵,就會被貼上失敗的標籤,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地植入完美主義者的腦海,因此他們想盡辦法要做出「對」的選擇,不能容忍自己犯下任何疏失。
處方箋:
換個角度思考,先排列出事情的優先順序,放棄一些不是至關重要的人事物,這不代表認輸,而是此時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
當深陷在這樣的思考旋渦當中,建議抽離環境,起身動一動轉移注意力,當你再度集中精神處理時,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或想法。
症狀三:選擇障礙
容易「想太多」的人還有一種症狀是選擇障礙,因為對自己沒自信,整日都是自我懷疑,害怕自己無法達到別人的期待和要求,擔心做錯任何一件事就會引來別人非議,像是時時刻刻都有人拿放大鏡檢視他們一般,對他們來說任何的讚賞,都只是暫時的安慰劑,這些都無法化為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長的養分。
處方箋:
設定「過度思考」的時間限制。花個15分鐘,條列出所有擔憂的事,有時事情全部交雜在腦裡胡思亂想,就像一團亂麻,寫出來方便理清思緒,有時反而會突破盲點,讓一切豁然開朗,而當設定時間一到就停止思慮,截斷過度思考的可能。
症狀四:沉溺過去
沈溺過去的人,他們的時間軸彷彿被定格不再向前,沈浸在各種內疚和懊悔中,總想著「要是當初…就好了」、「本來能夠…」,不斷怪罪自己。除了反覆檢討自己的過錯,也對那些負面評價久久不能釋懷,因此在處理工作時,總是小心謹慎,深怕再次犯下失誤。
處方箋:
掌握自己的思維模式,當意識到自己又開始沈溺在過去的回憶裡,提醒自己先專注在當下的工作,這些擔憂留待更方便的時間再來處理,並告誡自己:追悔無益,只有謹記教訓,專注眼前的事物才能避免再次犯錯。
症狀五:憂慮未來
除了沈溺過去,還有另一種「過度思考」表現在焦慮未來。
每次展開工作前,即想了一百種可能去規劃,希望掌控所有情況,想為每一種情境做萬全準備,雖然預測未來事件的動向對推動工作有益,但當你被未知的恐懼包圍,不斷思考著各種失敗的可能,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已經令你無法邁步向前。
處方箋:
停下來想想事情的重要性,這件事值得現在花這麼多心力去擔心和處理嗎?如果時間拉長,一段時間後回頭再看這些過程,你會不會懊悔浪費太多時間在無益的事情上面?
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精神很好,但切記要避免因過度思考而影響生產力。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