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初學者必讀:認識資料安全與防火牆

文、鳥哥
在學習 Linux 的過程中,『資料安全』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概念。資料安全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 實體資料安全
保護你的磁碟硬體、檔案系統,避免資料損毀或遺失。
● 網路安全
確保只有授權的使用者可以存取你的資料,防止未經授權的入侵。
為了確保實體資料安全,我們可以透過磁碟陣列 (RAID) 與備份機制來降低資料遺失的風險。而在網路安全方面,Linux 主要依靠權限管理 (rwx)、使用者帳號/群組來限制存取權限。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防護機制——防火牆 (Firewall),可以有效管理來自外部的存取行為。
防火牆是什麼?
防火牆的主要功能是過濾並管理進出主機的網路流量,確保未經授權的存取無法進入你的系統。我們可以將防火牆大致分為兩類:
1. 硬體防火牆
由專業廠商提供的設備,專門用來管理封包過濾,效能較高。
2. 軟體防火牆
透過 Linux 內建機制,如 Netfilter 或 nftables 來管理流量。
無論哪一種防火牆,目的都是保護你的 Linux 主機不被惡意存取。
🔥 延伸閱讀 👉🏻利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設定簡易防火牆
為什麼你需要防火牆?
想像一下,你在 Linux 上測試某個軟體時,這個軟體可能默默地開啟了一個網路服務,並且允許來自 Internet 的所有人連入你的系統!這樣的情況非常危險,因為駭客可能利用這個開放的服務來攻擊你的主機。
防火牆可以幫助你做什麼?
1. 限制特定服務的存取來源
例如,讓 FTP 服務只允許內部子網域的機器存取,而不開放給整個 Internet。
2. 限制主機的對外服務
讓 Linux 伺服器僅接受來自客戶端的 WWW (HTTP/HTTPS) 請求,其他服務一律關閉。
3. 管控連線方式
只允許你的 Linux 主機主動對外發送請求,而不接受外部的主動連線。
這些防火牆的基本功能可以有效地減少安全風險,確保你的 Linux 主機不會無意間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
如何規劃 Linux 防火牆?
當你要設定防火牆時,首先應該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哪些網段是可信任的?
例如,內部子網域 (LAN) 可能是可信的,而 Internet 則是需要防範的。
● 哪些服務應該開放?哪些需要保護?
例如,你可能希望開放 HTTP 服務,但限制 SSH 只能特定 IP 存取。
● 哪些封包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應該被拒絕?
例如,過濾掉不必要的 UDP 或 TCP 連線請求,避免潛在的攻擊。
當然,Linux 防火牆還能進一步進行更細緻的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設定與IP 偽裝,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先掌握基本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你需要防火牆嗎?
答案是肯定的!無論你是個人使用者還是管理伺服器,都應該思考『哪些資料與服務需要保護』,並適當地設定防火牆規則,才能確保你的 Linux 系統安全無虞!
文章轉自 鳥哥私房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認識防火牆、為何需要防火牆與防火牆使用限制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