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近期熱門

3D模型編輯實戰:Maya水杯建模教學 (下)

icon_fb icon_twitter icon_google
3D模型編輯實戰:Maya水杯建模教學 (下)

文、冠緯老師

 

 

 

製作杯子

 

緊接著上篇,我們馬上來學習如何編輯3D模型吧!接下來的過程,會大量使用到各種建模功能了,老師不會細說明每個功能,但會再實作的過程中讓大家理解這些工具的功能。

 

 

 

我們點選模型後,按下上方的切割工具,將滑鼠移向模型按下Ctrl+Shift,將模型在50%的線段時切一條線出來,目的是為了將水杯上下不同造型的地方作區分。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針對作選取了,可以看看見模型變成淺藍色線條,這代表模型編輯模式,在這種況下我們就可以編輯模型的點線面,可以按F8切換模式。

並且在選取多個點線面時,可以利用Shift+Ctrl加選、Ctrl減選、Shift反選。

 

 

 

接下來我們將模型上下半部徹底分開,以方便後續不同造型的製作,在編輯模式下,Shift+右鍵(壓),可以叫出建模工具的快捷,很多工具都可以在此找到。

 

 

 

我們將上半部造型較單純的部分先關掉顯示,讓我們可以專心製作下半部。

 

 

 

造型製作

 

我們開始正式製作到造型的部分,先將水杯底做八角形內凹的部分,利用我們一開始設定好的16條線間隔選取,並向內縮小,做出八角形的內凹造型,再將內凹的上方點向上移動,做出花瓣型的雛形。

 

 

 

這部分是再製作花瓣向外翻的小造型,開頭先在中間切線是為了避免下方的造型受到干擾,另外雖然花瓣向外翻,但翻的弧度並不會超過上半部的杯子,所以開啟上半部的顯示來確定造型的外翻程度正確。

 

 

 

這個步驟是為了要將側面的弧形修整漂亮,利用edit edge flow的功能將中間的線自動至曲度最平均的地方。

 

 

 

這段利用bevel(導角工具) 出花瓣的半圓造型、也利用同樣的bevel工具來讓杯身的曲度變平滑,同樣的工具是可以有非常多不同的用途的。

 

 

 

這裡利用smooth工具讓原本只有16線的圓加細成為了32線,也剛好和我們做好曲度的底座相同,當線數相同的物件要連結時,就可以使用bridge

工具將模型連接起來。使用bridge前,必須先使用combine工具,將原本被分開的物件再次成為同一個物件,才能連結。

 

 

 

其實可以看到,目前上下的連結部分,並不是很好看。

 

 

 

這裡教大家使用吸點的功能去微調點的細節,但因為是八角形,所以要調8次會很花時間。下次再教大家使用複製的方式去加速製作的速度。

 

 

 

使用extrude工具將模型長出厚度,但因為向內長的關係,讓顯示面變成在內側所以外側變成反面所以顯示成黑色,這時候我們再使用reverse的功能將模型的面反轉。

 

 

 

最後將有明顯折角的地方加上導角bevel後稍微調整一下參數就算完成了。在maya中導角加完後可以按數字鍵3看看有沒有異常喔!

 

 

 

其實建模是沒有一定的順序跟步驟的,以上的水杯範例主要是利用簡單的造型帶大家了解各種建模的工具或建立建模的思維,大家有看完可以找些喜歡的造型多多練習喔! 想想學習更多可以填寫表單預約諮詢課程。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聯成電腦go top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