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近期熱門

設計師必備!AI工具選擇指南:打造高效設計流程

icon_fb icon_twitter icon_google
設計師必備!AI工具選擇指南:打造高效設計流程

文、Simi

 

生成式AI 從輔助性工具逐漸演化為實質參與創作流程的協作者,設計師的角色也逐漸從執行轉為整合。關鍵在於能否依任務需求,靈活整合工具,構築出自己的 AI 工作節奏與創作系統。

 

 

為了幫助設計師在不同工作階段選擇最適配的 AI 工具,設計了一個「AI 工具選擇矩陣」做為設計師選擇工具時的策略指南。

這個矩陣以兩大維度為核心:

 

橫軸(AI 的自由度):代表工具生成內容的多樣性與不可預測性,適合用於激發靈感與視覺探索。
 

縱軸(人類的控制度):代表使用者對生成結果的掌控程度,如風格一致性、細節調整與語意引導等。

 

此矩陣也反映了當前主流 AI 工具的特性定位(如 Midjourney 自由度高但較難精控、Adobe Firefly 則可精細調整樣式等),設計師可依任務需求對應選擇。

 

 

設計流程四階段 × AI 工具對應建議

 

AI工具數量繁多,且日新月異,因此以下僅列舉部分工具作為範例。

 

1.探索階段:發現問題與激發靈感

在設計初期,設計師需廣泛蒐集資訊、理解用戶與探索可能性,這時應優先使用自由度高的生成工具進行靈感拓展。

 

ChatGPT:進行主題初步研究、用戶模擬對話與創意發散。
 

Midjourney:以關鍵字產出多風格構圖與視覺樣式變體,開啟創意空間。

 

 

2.定義階段:聚焦問題與明確方向

進入定義階段後,設計師須整理洞察、明確定義需求與風格方向。此時適合使用具語意整合與圖文協調能力的工具。
 

ChatGPT / Notion AI:整理使用者觀察、歸納痛點。

 

 

3.發展階段:發想解法與原型設計

這階段進入設計密集期,重點在反覆產出與視覺驗證,適合結合自由度與控制度兼備的工具。
 

Krea.ai支援即時視覺生成與控制點引導(control points),適合探索構圖排版與風格樣式的不同組合,並能反覆修改以優化結果。
 

Adobe Firefly:細節調整能力強,適合針對色彩、質感與樣式進行局部修正。

 

 

4.交付階段:產出設計成果與清楚傳達

最後階段聚焦於對外輸出與團隊/客戶溝通,建議選用輸出穩定與控制度高的工具。
 

Stable Diffusion:透過預設模型、提示詞優化與 seed 固定,可用於生成風格一致的插畫、背景與產品視覺,適合需視覺統一的長期輸出場景。
 

ChatGPT: 可產出提案說明、使用說明書、設計策略文件與簡報文案,亦可校正語氣與格式,使設計說明更清晰、專業且具邏輯性。

 

 

階段

任務特性

適合象限

工具特性說明

探索

靈感激發、視覺探索、

創意發散

低控制 × 高自由

需要 AI 自主生成多樣可能、不需精確控制,激發想像力與風格拓展。

▶︎  Midjourney, ChatGPT

定義

問題收斂、語意整合、

風格初定

中自由 × 中控制

同時需要生成與整理,工具需能協助歸納洞察、建立初步視覺語言。

▶︎  Notion AI, ChatGPT

發展

原型實驗、視覺迭代、

多輪嘗試

中自由 × 高控制

工具需具備自由生成能力,並能進行精細調整以便設計反覆迭代。

▶︎  krea.ai, Adobe Firefly

交付

最終定稿、格式化、

邏輯整合

低自由 × 高控制

需要精確可控的視覺與文字輸出,風格統一、格式穩定是重點。

▶︎  Stable Diffusion, ChatGPT

 

 

結語

 

設計師要保持競爭力,關鍵不是「跟著最新工具跑」,而是「了解每一階段的任務性質」與「工具在流程中扮演的角色」。唯有策略性的選擇與整合,才能真正轉化工具為創作競爭力。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聯成電腦go top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