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近期熱門

別讓倦怠感佔據你的日常!5個警訊與4個實用方法!

icon_fb icon_twitter icon_google
別讓倦怠感佔據你的日常!5個警訊與4個實用方法!

文、Shannon Lai

 

 

當你每天早上聽到鬧鐘聲,腦袋裡第一個念頭就是:「唉,又要上班了……」整個人一點動力也沒有,只覺得工作就只是為了維持生計。每天咖啡一杯接一杯,會議一場接一場,晚上還得加班收尾,日子就這樣機械式地重複下去,毫無火花可言。如果你有這些感覺——那八成是職業倦怠悄悄找上門了。

 

職業倦怠的5種樣子

 

1. 情緒變得低落和冷淡

開始覺得工作不再可愛了嗎?曾經讓你充滿幹勁的任務,現在怎麼看都提不起勁。對公司的文化、同事、甚至客戶的態度變得冷漠,不耐煩的情緒爬上心頭,一點小事就能惹毛你,脾氣也變得越來越不好。這些情緒上的變化,都是職業倦怠正在登場的信號。

 

2. 疲憊到骨子裡,怎麼睡都不夠

不管週末怎麼睡、怎麼躺,還是覺得累?每天都像在硬撐,夜晚睡不好覺,醒來不是頭痛,就是全身緊繃和肌肉酸痛。這不是單純的累,而是一種被榨乾的疲憊——身體在警告你,它撐不住了。

 

3. 分散的專注力

時間花下去了,成效卻一點都不滿意?事情怎麼做都做不完,於是你開始有拖延症,對社交變得排斥,甚至下意識地與同事保持距離,這不是你變懶,而是內心在反抗現狀。

 

4. 成就感不見了

當你懷疑自己的價值,對工作越來越無感,那些曾經引以為傲的工作成果,如今回想只覺得「那又怎樣?」,說明你的內在動力正在慢慢枯萎。你開始質問自己:「到底在忙什麼?」這種麻木感,正是情緒在敲警鐘,要你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怎麼了。

 

5. 未來的路變得模糊不清

曾經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但現在卻越走越迷茫,對工作感到不滿,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路,每天都在問:「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些反覆盤旋的念頭,像濃霧一樣遮住前路,也漸漸吞噬掉你的動力與信心。

 

 

逆轉倦怠,讓生活回到平衡的4個提案

 

會感到倦怠不是你「不夠堅強」的證明,而是要你「停下來」的訊號。與其死撐著往前走,不如坐下來,好好聆聽內心的聲音。以下幾個方法,也許能幫助你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

 

1. 把情緒留在辦公室,下班就讓腦袋休息

有些人會因為太投入工作而感到筋疲力盡,其實,下班後花點時間讓自己「退出工作模式」是很重要的,試著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設下界線,把工作上的情緒留在辦公室,不要一路帶回家。也別再以為拚命加班才代表自己認真工作,過度工作只會讓你更快被掏空,練習規定自己幾點就要關掉電腦回家,不回覆非必要的訊息和信件,下班就讓腦袋好好休息。

 

2. 別把自己困在孤單裡,支持的力量很重要

但有些人走向職業倦怠,不是因為工作太多,而是因為長期得不到支持與認可,只能漸漸地地被耗光了熱情。別因為怕麻煩別人,就把感受悶在心裡,試著和同事建立正向的工作關係,不只能分擔壓力,還能讓工作變得更順利。或是找信任的親友聊聊,把壓力說出來,也許就在這些互動裡,你會突然得到一點靈感,找到突破現況的方法也說不定。

 

3. 當未來變得模糊,別急著責怪自己

另外,有一種倦怠,是那種「被困住」的感覺——覺得沒什麼成長機會,未來的職涯也變得模糊、難以掌握。這時候,適度放下自己的完美主義,調整一下期望值,幫自己訂立「合理」的目標和工作排程。記得,不是每件事都要你扛,也不是什麼都得馬上做到最好,當你不再把自己逼得太緊,反而更有可能看見前方的方向與希望。

 

4. 工作變無聊了?試著加一點新鮮感

還有一種倦怠是因為太「一成不變」,可以先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是不是能從內容或方式上做點改變,像是改善原本的工作流程、或找同事主管討論一下是否能重新分配工作,建立新的分工模式。除此之外,也可以給自己一點彈性空間,主動參與不同專案、學點新技能,讓工作變得更有挑戰性,一點小變化,有時就能重新點燃那盞快熄掉的熱情。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聯成電腦go top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