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清單
文、職場忍者 奪回下班時間的自主權吧!把握下班時間完成大大小小的人生夢想吧!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三采文化2011年出版) 該書作者提醒我們,無論一天剩餘時間是8小時還是8分鐘,都是黃金時段,不要浪費忽略。善用這段時間,你可以做到以下幾件事: --更美滿的人生:花時間用心跟家人朋友共處,為一輩子的情感打下基礎。 --更豐富的心靈:利用下班時間閱讀、靈修,豐富自己的心靈生活。 --更富有:兼差賺取第二份薪水;或者進修、累積人脈,為下一份工作或創業做準備! 職場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份,就像書中提醒我們,每個人一天睡覺(最多)8小時,工作至少8小時(假設無加班情況下),大約會有的8小時個人專屬可掌控的時間,可讓自己做什麼呢?前述剩下的8小時包括往返交通、用餐時間、個人盥洗,可將其區分為上午起床後到抵達工作場所時段,以及下班後返回家直到就寢之時段;由此可見還是有屬於自己可資利用的時間,至於運用巧妙,就依每個人有無目的性、規劃性,會有所不同,當然日積月累的結果也會有所不一樣的情況。 再舉書中提到的一則分享案例,「萊恩.卡波爾是個社工員,不僅每天花很長時間通勤,而且算算每週工作六十小時,週末還要待命,工作三十年才能退休。他覺得自己被困住了,他要想辦法拿回主控權,於是他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優勢上,他的諮商能力。另外,為解決先前痛恨的長途通勤,他選擇朝網際網路發展。他找到一個能讓他線上提供諮商服務的網站,於是開始線上執業起來,慢慢地累積口碑與客戶群。」在這案例中令人稱羨之處,在於其能拿回工作主控權,並能結合個人優勢發揮所長,不在浪費在漫長的通勤時間點,或許每週工作時間更縮短些、也更自由些,且能獲得工作報酬甚於以往工作場合的薪酬。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案例主人翁這麼幸運有機會隨心所欲從事自己想做的是,除非我們已累積足夠在職場上謀生,具有競爭性的專業技能,否則輕易嘗試恐將事與願違,甚至讓自己進退維艱、陷入苦境。 我們很容易讓自己放鬆,認為今天時間過了就算,因為還有明天、後天可以彌補,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逝者已矣,未來不可知」,誰也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甚麼事,後天還會有甚麼阻礙等者我們。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掌握當下的今天。 2015年在CMoney投資網誌曾刊登一篇名為「下班後,才是決定你的未來!每天花 1小時做這 5件事,一年後你會很不一樣」之文章,值得我們內省與深思到底下班後都在做甚麼事。 1. 重要的是你晚上在做些什麼?應思考如何規劃與安排下班的時間分配,兼顧生活與學習專業。 2. 多讀書,讀啥都行:要得到生命中想要的東西,知識其實是關鍵所在,透過多讀書累積知識是必要的。 3. 做一些實打實的項目:經常思考如何能將你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場景中。 4. 積極構建你的人脈關係:沒關係、找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累積與維持人脈關係也是個人重要資源。 5. 改變生活從今晚開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任何事情完成或習慣養成,關鍵在於何時啟動,雖然萬事起頭難,但是只要動起來,並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一年以後你將有不同現在的你! 最後引用該文字句,作為惕勵我們的座右銘! 「栽培你的,永遠只有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沒什麼進步,你可不該完全怪你的公司沒有好好對你進行栽培。」 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IKEA編,圖、冠軍團隊貼圖/學員蔡皓宇提供 聯成電腦彰化分校 蔡皓宇 培訓課程:青年就業讚--原畫CG美術設計班、2D卡漫電繪數位行銷班、跨平台遊戲美術培訓班、視覺創意設計班 推薦課程:LINE貼圖原創設計班、Comic數位漫畫創作、Painter創意電繪設計 培訓激發興趣 自學打造動態貼圖 建築系畢業的皓宇,本身很喜歡畫畫、且偏好於自由創作,對於建築系所學工業製圖一直沒有太大的興趣,在親戚推薦之下,第一次參加聯成電腦舉辦青年就業讚課程,接觸到LINE貼圖專班,開啟繪製貼圖滿滿的興趣,回想首次推出的動態貼圖,是彰化分校老師力邀製作的作品,也是初次的接案經驗,皓宇說:『覺得肯定了自己的實力,十分開心!』當時動態貼圖才剛開放投稿,只能在官方教學下一步步學習,製作過程難免遇到許多挫折,但積極地皓宇依然用心的克服,最終完成了首部動態作品冠軍團隊! ►冠軍團隊貼圖 圖說: 冠軍團隊動態貼圖/圖片擷取至LINE STORE 實力差距又如何?加倍努力超越你! 夢想成為圖文作家的他,有過各類型創作比賽經歷、擔任過網拍美編人員、上架過多部貼圖作品,也有連載Webtoon漫畫等多項經歷,但訪談中也提到,這條路其實沒有想像中輕鬆,例如非本科系的他,其實曾被設計系學生質疑過實力,他不瑋言表示;自己的確與本科系學生實力有所差距『但實力上的差距,只會激發我更努力,來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總是勇敢的嘗試、認真的學習,我想皓宇其實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必要元素。 圖說:橘子柑情侶短T設計/學員蔡皓宇提供 圖說:橘子柑情資料夾設計/學員蔡皓宇提供 圖說:橘子柑情購物袋設計/學員蔡皓宇提供 推薦其他課程:商業平面設計、2D美術設計、整合品牌行銷實務 公益設計充實接案經歷 感謝老師無私付出 2018年聯成電腦與公益媒合平台-善耕365共同合作,在3月份開辦『好愛設計』公益課程,邀請學員一同發揮愛心與創意,為社福單位提供所需設計,皓宇正是參與的其中一員『我在FB粉專看到課程資訊,就找了堂哥一起報名,因為很想學習看看完整的接案過程!』對於課程皓宇表示收穫非常多,而且特別想對課程指導Feeling老師表達最深的感謝! 『Feeling老師有點兇,但是可以感覺得出來她是真的為你好,會給你很實用的建議,記得我去參加建豪盃比賽時,我還不是Feeling老師的學生,老師卻還是願意給我很多設計上的建議跟指導,最後還自費讓我們製作出成品,真的很謝謝老師!』 圖說:好愛設計作品:十方啟能中心冷凍水餃貼紙/學員蔡皓宇提供 圖說:好愛設計作品:十方啟能中心冷凍水餃DM /學員蔡皓宇提供 『再好的種子,沒有播種也不會開花。』 記得教授Painter課程的梁月老師曾說過『我不怕其他學生超越,因為我每天畫圖的時間一定比你們多!』一句話點醒了皓宇,天分固然很重要;但沒有努力一切都是枉然,對於繪畫這條路上皓宇還在努力的嘗試與學習,不怕失敗與挫折,因為他相信只要肯努力,終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圖說:(左圖)第10屆CLIP STUDIO PAINT比賽作品、(右圖)電繪擂台器靈擬人比賽作品(IPhone君)/學員蔡皓宇提供 完整課程推薦:動漫角色設計師、遊戲美術設計師、創意視覺設計師 《橘子柑2》-貼圖宣傳影片 貼圖作品連結: ►柴柴-橘子柑 ►橘子柑2-與咩咩羊耍嘴砲 LINE WEBTOON連載連結: ►柴柴橘子柑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這是一個以「愛」為號召的活動!我們身處的社會,有許多需要協助與關愛的人,他們正期待你我伸出雙手,給予資源與陪伴。聯成電腦希望藉由設計、改造的力量幫助社福單位及弱勢團體,默默地盡上一份心力,這是我們的堅持及信念,讓愛延續! 小天使攜手傳愛,為社會注入設計暖流 聯成電腦欣逢創校27週年慶,秉持關懷社會之心,也期盼攜手各界善心人士積極合作推動公益活動。特別將今年定位為「公益年」,本次與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共同合作。在3月份開辦『好愛設計』公益課程,邀請學員一同發揮愛心與創意,幫助五組社福單位,進行一系列設計改造計劃,為公益關懷活動與社會責任盡心力! 「用愛灌溉:給予一個希望的未來」 本次公益活動為將設計結合各單位的成立宗旨,學員必須先與社福單位進行深度訪談,了解社福單位的公益服務以及日常工作,從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出有溫度、有人情味的設計。這些單位平常就有舉辦許多活動,像是台中康復之友的「向日葵工作隊」提供就業服務;台灣陽光婦女協會的「陽光實體食物銀行」提供弱勢家庭物資領取;肯納自閉症基金會的「自立體驗夜宿成長營」培養社交能力及提升自我照顧能力等。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愛及幸福傳承! 接下來就要提供各公益單位實體幫助與提撥經費預算,進行改造。不論是海報宣傳、信封設計、商品包裝、單位標誌設計、產品目錄到包裝樣盒等。學員將依專長分工合作,誰負責統籌、誰負責提案討論、誰負責修改設計到成果完稿,完全比照設計公司的流程去執行,把課堂上學習到的專業,真正的落實化。到了活動的最後一天,為了讓更多人能分享好愛設計的幸福氛圍,4月14日在台中分校舉辦成果發表會,我們也邀請社福單位一同見證這美好時刻。 圖說:「好愛設計」提案設計流程圖 圖說:各組學員合作的社福單位及設計內容 透過此次合作的學員受訪時表示,以前得知這些社福單位都是透過報章雜誌,可捐款或購買商品來幫助他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付出實際行動,真切感受到比起心中想去做,實際付出後所帶來的滿足感是不可言喻的。學員也從老師的經驗裡學到許多與廠商、客戶溝通技巧。這是普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對於想踏進設計界工作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一堂,這真的是花錢也買不到的經驗。 而合作的社福單位受訪時則表示,透過此次合作,真正了解到設計這條路是多麼的專業及需要熱忱。藉由每個人的一點點力量,發揮創意打造最適合各單位的設計提案。並提供這些需要幫助的社福單位,多一個機會,感受到充滿正面力量的社會。 圖說:學員與社福單位,成果發表合影。聯成電腦拍攝。 圖說:2018好愛設計 攜手社福單位讓愛延續公益活動 圓滿結束。聯成電腦拍攝。 用愛❤點亮希望,進而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溫暖社會 謝謝這次活動的靈魂人物 斐玲老師,帶領學員們一起完成此項任務的挑戰。希望能拋磚引玉,喚起更多溫暖和愛,一起關懷社會。也謝謝「台中康復之友」、「肯納自閉症基金會」、「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台灣陽光婦女協會」、「十方啟能中心」攜手合作。謝謝所有協助的同仁和老師無私付出。讓我們所推出的「好愛設計,讓愛延續!」活動能圓滿成功,真正落實幫助社福單位的夢想。 接下來即將推出「您分享,我捐款」的臉書網路活動,讓網友動動手指,就能將每個分享行動都化成實際金額,讓每個社福、弱勢團體,有機會額外得到夢想補貼金,最後,也邀請您一同將行善力量擴大,把愛分享到每個角落。 歡迎搜尋臉書「聯成電腦」粉絲專頁,持續關注「好愛設計,讓愛延續」公益活動 協辦社福單位: ★台中市康復之友協會 ★台中市私立肯納自閉症社會福利基金會 ★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 ★台中市台灣陽光婦女協會 ★台中市十方啟能中心 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職場忍者 有一句箴言:「專注你所愛,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當你剛開始時,並不見得有一幅具體圖像或對未來的想像,但只要持續保持熱情,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就會找到夢想。」 2011年天下文化出版「讓天賦自由」一書作者肯.羅賓森博士從各行各業中篩選出豐富的成功實例,書中分享主角都在熱愛的工作中展現真實自我,也放鬆、專注且有恆心地達到了個人的目標。推薦文之一的楊定一先生:「當一個人處於最輕鬆自在的狀態,他的學習與工作效率才能發揮到極致。但要如何培養輕鬆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種種際遇,最踏實的方法就是結合熱情與天賦,在熱愛的事物上發揮潛能。」 洪蘭教授在推薦文提到,聖嚴法師也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念一轉,事情就辦通了。他的話跟書中所引用美國哲學家兼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的「人類可以因為心態改變而使人生轉變,只要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命」的意思不謀而合。人常陷於黑暗之中,好像在漆黑的胡同中,怎麼繞也繞不出來,但是心念一轉,你會突然發現你已經出了胡同,只是外面天太黑,伸手不見手指,使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今日劈破旁門,才見月明如洗」。而這本書一直強調的就是我們的心怎麼來看事情。 不管是剛進入職場的工作者,或者是業己經歷多少年,都應該積極發現與維持自己的工作熱情,否則你都可能會進入工作漂浮過渡期,無法做好現在的工作內容,更無法掌握未來自己會成為甚麼的人。在台灣升學考試教育制度下,重視智育的成績甚於個人獨特天賦的發展,使得青年學子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興趣與喜好,遷就現實社會的生活環境所需,而改走另一條不是自己期待的學科就讀。雖然經多年以來的教育改革,其成效不見顯著。 天下雜誌部落格2016年1月中旬,有一篇由孫憶明先生分享「親愛的,別讓天賦睡著了!」文章中,也提到「依據調查美國或北歐國家的高中生,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大概7成以上的學生可以明確描繪出一個方向。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我們問台灣的大學生,大家認為有幾成呢?」 而在「讓天賦自由」書中有提到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 天資 ~ 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熱情 ~ 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態度 ~ 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機會 ~ 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尋找自我►你的興趣是什麼呢? 我們每一個人,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到。 作者羅賓森認為,天賦的兩大成分是「天資」與「熱情」,兩個先決條件是「態度」與「機會」,並歸屬於天賦的順序。 我有:你要先瞭解自己有能力做什麼,才能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我愛:已經歸屬天命的人都認為,工作是深刻喜悅的來源。 我要:指態度,如何解讀周遭環境、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基本上就取決於你自己。 在哪:若缺乏適當機會,永遠也不知道天賦何在。 該書也指出在追尋天賦時遇到困難,不要忘記最初的熱情;當興趣不能餬口時,還是要找份可餬口的工作,然後讓自己暫時成為「業餘的專業人士」,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如何發現個人天賦與發揮個人天賦? 可從一些國內外的研究文獻中,歸納如下幾點: 個人渴望從事的工作。 學習某項事物速度特別快。 面對各種狀況的「自然反應」。 做某件事時「感覺很好」。 若你發現從事某項工作時,有發現有上述的情況認知與感受時,你逐漸就發現原來自己早已擁有與生俱來的興趣與喜好,因為當你愈投入其中、廢寢忘食、不知今夕是何夕,哪種幸福的感覺與工作成就感就會愈大。 這又印證了有一本名為「發現我的天才」所提到「不管哪個行業,八○%的競爭力,尤其從良好到近乎完美的表現,都來自於把天賦「磨亮」,而不在把缺點改善。」人生真正的悲哀不在能力不足,而在未能(或沒有機會)善用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力,甚至不敢說。該書也點出二件事: (1)每個人的天賦都是持久而獨特的。 (2)每個人的最大成長空間在於他最擅長的領域。 最後引用一些「讓天賦自由」書中很棒的字句,作為我們未來人生的反思與惕勵。 ● 時間雖然不可逆,但人生永遠有各種可能性。 ●盡最大的力量,成為你自己。 ●創造你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讓你的人生安可不斷。 ●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才是真正屬於你的工作。 ●與其賴活,不如堅定活出夢想。 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職場忍者 1980年代,美國生涯發展學者舒伯(Super)依人的一生身分角色扮演,分成五個階段。 依Super生涯發展五階段,在24歲以前大部分人尚處於求學階段,主要目的在於發展工作所需的基礎技能,為進入職場前的準備階段。除了少部分人持續往碩博士領域知識鑽研外,大部分人約在25歲左右投入職場工作,直至65歲退休止(勞基法第 54 條規範【強制退休】年齡滿65歲)。 【建立期】25~44歲,此期間著重於是否累積具備職場競爭力的專業技能?近20年的工作經驗累積階段,可以將其再分為前十年《25歲~34歲》與後十年《35歲~44歲》二期。而前期在35歲前,其職涯發展順利,一路扶搖而上,順利向上升遷,並擁有事業舞台的地位,且能持續發光發熱。倘若無法在《25歲~34歲》「職涯黃金十年」關鍵期~累積專業能力、奠定職場品牌;恐將會掉入工作轉換的輪迴中,只能把握《35歲~44歲》職涯發展期間的第二次拼鬥的機會,否則過了這個階段,就會進入45歲後的中高齡階段,又是另一個職場淘汰賽的開始。 日本知名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先生在【後五十歲的選擇】著作中,提出以創業者的角度,認為步入社會後十年,應全力以赴盡量學習,三十五歲以後的「魔之十五年」(36歲~50歲),更要排除舊習性,朝向自我發揮的方向邁進。他也指出當時日本社會,大多數人「不幸」地會在進公司數年後,染上所謂「上班族遺傳因子」,養成察言觀色的習慣,只做被指示的工作,沒有指示就不做的習性,只關心個人升遷和如何快速地完成眼前工作,卻逐漸地殆盡了去做未經指示的事或進一步提出新方案的勇氣和力氣。 當進入社會工作後,缺乏奮鬥的努力目標與夢想,很容易陷入近些年流行的「小確幸」的生活滿足感,只要日子過得去,及時享樂又何妨的價值觀。更由於數位科技與網路普及,一味追求社群網站或網路虛擬世界的小虛榮,少了點強化自身的工作技能,但卻染上「上班族遺傳因子」,當過了《25歲~34歲》「職涯黃金十年」關鍵期,很有可能原地踏步,而無法未能爬上個人事業舞台巔峰,緊接著進入大前研一先生所謂的「魔之十五年」,一晃眼到了50歲之年,恐掉入職場上載浮載沉的工作危機中,身為職場工作者的我們,不得不謹慎應對與省思。 不管正處於哪個階段,建議先盤點現有的專業能力有多少,再重新設定未來的夢想與目標,歸零重新啟動、再次強化未來應備的知識與技能,尋求新的工作挑戰,以創造屬於自己的「職涯黃金十年」。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2021雲端直播課】週週開新課免費學
響應政府對於就業者技能培訓,【2021雲端直播課】專案,電腦技能+雙語進修,近兩百堂直播課,課程總價超過$50萬免費學...
聯成電腦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