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清單
【2021雲端直播課】電腦技能+雙語進修,課程總價超過$50萬★免費上課★ ► 即日起至2021/12/31,購買聯成電腦專案課程,可直接於聯成學員專區,或憑專業學習券,由分校安排上課。 ►詳細上課方式,請洽原報名分校詢問。 週週開新課 線上直播即時互動學習更有效 響應政府對於就業者技能培訓,聯成電腦與菜鳥救星Live學堂攜手合作,【2021雲端直播課】專案,購買聯成電腦實體課程,再送總價值$50萬線上真人老師同步Live直播課程。 提供各類主題課程:包含平面商業設計、影音製作剪輯、程式語言、室內設計、工業設計、行銷企劃.等多元的熱門課程。更加碼美日雙語進修課程52堂,週週開新課。 線上教學直播的最大優勢,在於老師就在線上即時互動,有問題都可以隨時發問,讓每一位進修者都能享受線上直播學習的便利與高效率,為自已技能更新、職涯加薪。 (1) 前置作業好簡單!下載Zoom軟體為上課做準備。 PC電腦版ZOOM下載:點我下載 MB手機板ZOOM下載 :Android點我下載、ios點我下載 (2) 選課管道好方便!Line學員專區、電腦選課專區,皆可選課。 Line學員專區 登入官方LINE我要選課線上真人課程登記 電腦選課專區 我要選課上課時段線上真人開始搜尋登記課程 (3) 雲端教室在家學!選課後,登入雲端教室,課前20分鐘開放進入教室。 (4) 即時互動最有效!線上老師即時互動,有問題就勇敢發問,即時解決疑惑。 讓自己變得更好 持續學習的人最可怕 聯成電腦與時俱進的經營理念,在數位發展快速的現在,不只有以往的實體教室上課方式,線上學習的發展,讓學習可以更具彈性,在家就能夠學,不受地點限制。我們網羅各種類別擁有多年經驗的名師,提供最專業的課程內容,作你學習最佳的助攻夥伴。 曾經有一位國際公司的CEO在一場演講中說到:「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聰明,而是那些比你聰明的人在你休息的時候,仍然持續默默地努力學習。」透過學習,讓自己的職涯有更多更好的發展。讓你不只比別人聰明,更是比別人有實力有競爭力。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Shannon Lai 工作緊湊的職場日常,壓力時常會讓人掉進負面情緒的漩渦,將整個人籠罩在低氣壓下,動輒在會議上生氣拍桌,樓梯間落淚難受,於是這些人被貼上「情緒化」的標簽,同事們開始極力迴避,然後私下偷偷地議論他們那些「真情流露」。誠實表達自己的心情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一個人經常怒氣沖沖,時不時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息,那周遭的同事又何其無辜呢? 心理學家陳永儀在一場TED的演講裡,曾提到情緒本身是沒有是非對錯的,問題在於如何表達你的感受,一如你能生氣,卻不能因為生氣就去傷害人,我們要學習的不是拒絕負面情緒,而是用正確的方式將它表達出來。 坦然接受自己的情緒,沒人該為你的不高興買單 同事S人不壞,平日熱心助人又盡責,與他上班是愉快的,可是有個困擾就是,他是個容易陷入情緒動盪的人,生氣時經常就板著一張臉,什麼話也不說,所有人經過他的座位都要繞道而行,就怕被他的怒火波及,只能在背後議論著,這回又是為了什麼事在不高興。後來有一次他苦惱地問我,難道一個人如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有錯嗎? 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感受,首先我們要先學著接受自己的情緒。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裡說:「偶爾感到低落是很正常的。沒有艱困時期,我們又怎麼知道我們現在過的是好日子呢?」有負面情緒並不奇怪,與其否認它的存在,不如正視自己的情緒,承認自己陷入低潮,要比掩飾一切來得好。 在同一個辦公室裡,同事之間很容易感受到彼此的情緒波動,然而世上沒有一個人需要去為另一個人的壞情緒買單。相較於私下揣測對方心情不佳的原因,導致誤會產生,倒不如面對自己的情緒,坦然告訴大家你情緒低落的原因,我們不需要當沒有情緒起伏的完美機器人,偶爾的脆弱,才能更貼近人群。 職場必學 上班族必修!下班別再LINE不停 辦公室火氣大,小心情緒中暑 拒絕職場冷暴力入侵辦公室! 無需害怕自己的脆弱,沒人需要無堅不摧 回想嬰兒時期還在牙牙學語的我們,一點也不吝嗇用哭泣表達自己的不悅,可是隨著長大成人,因為害怕丟臉,我們越來越少在人前落淚,甚至覺得在職場這樣的公眾場合哭泣是丟人可恥的,在大眾面前展現脆弱的一面,彷彿是博取同情的一種手段,卻忘了淚水其實是以一種坦蕩的方式,直接向人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 就像《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裡的憂憂一向只懂得哭,卻也因為哭釋放了小主人萊莉當下所承受的壓力,她說:「哭能讓我停下腳步,去感受生活中所碰到的挫折與困難。」所以不用害怕在同事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膽怯,因為沒有人需要無堅不摧,和同事訴說自己遇到的波折,釋放了心裡的不愉快,雨過天晴後我們才能更勇敢地前行。 經歷過悲傷,我們才能更加茁壯 沒有永久的快樂,也就沒有永久的悲傷,所有的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人有壞情緒不見得是件壞事。它更像是一種預警,提醒你現在面臨的動盪和不安全,而你必須做出改變來突破現狀。當職場上的競爭屢見不鮮,各種爾虞我詐輪番上演時,我們無須佯裝堅強地單打獨鬥,誠實向外界釋出求救訊號,才會有人伸手援助你。 無論是什麼樣的情緒,它們的存在都讓我們經歷過的事,變得更加鮮明,就像《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裡的憂憂,帶著小主人萊莉經歷過了悲傷,最後得到更為美好難忘的回憶。尼采說了:「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為茁壯。」讓我們靜下心細細去體會每個情緒波動,跟著內心每一次最真實的感受學習吧! 文章轉自菜鳥救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菜鳥救星談職場:職場上可以有情緒嗎?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109年青年人才培育成果展」於11月18日舉辦,為青年局推動創新產業人才培育計畫的重要一環。透過同學與企業代表的互相交流,讓青年展現實作成果及創新活力,並促進產官學合作,讓青年學子在正式進入職場前,先理解職場文化,對未來的職涯發展有所幫助。聯成電腦在「青年實習及參訪計畫」中深受肯定,在青年教育與協助就業成績有目共睹,當日由聯成電腦事業單位副總-林志堅前往受獎,從桃園市長鄭文燦手中接下感謝狀並表示肯定,意義非凡! 圖說:聯成電腦副總-林志堅代表聯成電腦,接獲鄭文燦市長的獎狀與肯定。 青年局也表示,為滿足後疫情時代的學習與進修需求,青年局將開設一系列線上創新職涯探索講座,邀請各行各業、跨領域達人,於FB線上直播,分享職場甘苦談及職涯相關議題。青年朋友可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透過線上學習就業創業相關內容,了解產業人才需求趨勢,提前接軌職場。 不只青年局,聯成電腦也超前部署,與菜鳥救星Live學堂合作,提供線上教育課程與線上講座,實體搭配線上課程,大幅增加學習成效,也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讓學員能夠在上課時具備業界所需技術,結訓後就能銜接業界實務操作! 深耕教育產業三十年,聯成電腦在青年就業服務上不遺餘力,用心協助青年族群求職、轉職。今年因為疫情,導致求職市場受到影響,但我們深切了解每位新鮮人都有無限潛能,都在等待發光發熱的舞台,因此特別安排新鮮人就業計畫,在學習專業技術時,一面學會業界技術,降低青年時間與金錢負擔! ★就業計畫★新鮮人超前部署 ►▸ 招募20-29歲勇於挑戰的你!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Hayden ▊文章轉載自「創新拿鐵」,已取得作者授權同意,原文為:面對逆境時,心理學家的建議完全沒用!她花了五年重新學習,找出人生低谷時,我們最該自問的一個問題 Lucy Hone是位協助人們走出逆境的心理學家,當她的家鄉紐西蘭發生大地震時,她以自認為有效的方法幫助災民。但有一天當她自己成為受害者時,她才瞭解所學的方法對於悲傷者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於是她以自身為實驗對象,花了五年的時間,重新找到了讓人們走出傷痛的策略。而有三個方法,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 ▍創新點:捫心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 本文三大重點: 1. 將研究結果應用在日常生活。 2. 缺乏實證的「專家建議」等於「紙上談兵」。 3.強化心理韌性的三種方法。 ... 1. 將研究結果應用在日常生活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人數累積已達3,100萬人,有超過97萬人喪生。疫情期間,許多人歷經失業,失親及失去朋友的傷痛,亟需外界伸出援手與陪伴。專研「心理韌性」的科學家Lucy Hone表示,人的一生中多少都會經歷天災人禍等逆境。當心力交瘁時,如何走出傷痛,堅強迎向未來,成為決定往後生活品質的關鍵。 (「心理韌性」又稱「復原力」,英文為Resilience,指心理面對壓力時能迅速恢復的能力。延伸閱讀:在丈夫第一個忌日帶孩子參觀火箭降落實驗!臉書營運長靠著這兩個字,幫助自己和團隊度過難關) Lucy Hone 2003年在美國賓州大學取得「應用正向心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開始研究「心理韌性」,與她的指導教授一起訓練自阿富汗返國的110萬名美軍,協助他們的心智能像身體一樣健康。她覺得將學術研究結果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結束訓練之後,Lucy Hone回到紐西蘭南島第一大城「基督城」的家鄉,開始她的博士研究。 2011年基督城發生芮氏規模6.3的強烈地震,Lucy Hone為了幫助災民走出震後期,於是暫停學業,與官方及民間組織合作,從事各種社區服務。她將所學有關如何增強心理建設及復原的想法及作法,毫不保留的應用在災民身上,覺得這是她發揮所長的最好時機。但2014年週末假期的一場家人意外,讓她對過往所學的成效徹底改觀。 (圖片來源:Straits Times) 2. 缺乏實證的「專家建議」等於「紙上談兵」 當時Lucy Hone與好友兩家人一起開車出遊,12歲的小女兒Abi坐在好友車上,被一輛違反交通規則的汽車撞上,車上3人全部喪生。Lucy Hone的角色頓時從一向輔導他人的專家,轉變為亟需專家輔導的受害者角色,但她一點也不喜歡這些「專家」給予的建議。 這些「專家」告訴Lucy Hone,她可能會與丈夫分居,甚至離婚,她可能會患有精神疾病。Lucy Hone覺得這些提醒根本是落井下石。他們給Lucy Hone的文件中,列出悲傷者會經歷的五個階段:生氣、談判、拒絕、沮喪,接受。輔導員告訴Lucy,未來五年她可能都會在悲傷中度過。 (同場加映:在公司能掉淚嗎?職場第一女強人臉書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說:你可以哭泣,但是 ) Lucy Hone不禁想:「難道我的餘生,都要在這樣的悲傷中度過?」她知道專家的建議是出於好意,但對她毫無幫助。她不需要別人提醒她情況有多糟,因為她覺得她已經夠慘了。此刻她只需要一項,就是「希望」,以及一段能讓她走過悲傷、痛苦,並能在盡頭看見希望的旅程。 Lucy Hone不甘於這樣的結果,決定以自身為實驗對象,找出真正能帶領悲傷者走出陰霾的有效方法。經過五年的研究,她終於建構了一套可行的策略,並取得奧克蘭理工大學(AUT)公共衛生博士學位 。其中有三項認知及方法,是她認為最簡單易學,也最重要的。 3. 強化心理韌性的三種方法 方法一:人生並不完美,有缺憾是正常 人們喜歡完美,也追求完美,因此社群網站上到處充斥著看似完美的照片與內容。但其實人生並不完美,快樂也不會是常態。當你遇到倒霉事時,是以何種心態面對?是忿忿不平,還是坦然接受?記住,「苦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是大是小。 當Lucy Hone的小女兒發生車禍時,她不只一次吶喊:「為什麼是我 ?」但當她瞭解到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壞事,受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時,她便不覺得自己過得比別人苦,忿恨不平之情便會放下。心理韌性強的人知道,人生難免受苦,但要過得苦或樂,則完全看自己。 (圖片來源:Tiny Buddha) 方法二:把心放在周遭好事上,不要被壞事吞噬 人類為了要生存,避免危險,會很自然將注意力放在潛在的威脅上。這是進化的結果,內建了我們負面的情緒。負面情緒有助於我們應付危機。以前的社會較單純,人的思緒尚不會被負面消息占滿。但現代社會每天都有負面資訊襲來,我們如果不調整心態,可憐的大腦便會被威脅整個占據。 有些威脅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有些則不行。心理韌性強的人會評估情況後,聚焦在可以改變的事情上,並坦然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如此他們便不會被壓力壓垮,並能將注意力轉移到週遭的好事上。在心理學上,這稱之為「發現價值」(Benefit Finding)。 一開始憾事發生時,Lucy Hone被負面情緒壓得喘不過氣來,於是她對自己說:「你不必被這種感覺吞噬,你要活下去,你有許多活下去的理由。不要聚焦在你所失去的,連帶也失去你所擁有的。」她試著往好處想,例如她的小女兒走得很快很突然,至少沒有長期生病、飽受煎熬;她還有兩個兒子活下來,她有責任給他們正常快樂的生活。她也感謝親友及社會給予她的支持及協助。 把注意力聚焦在生活中的好事,對我們的身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2005年科學家Martin Seligman進行了一項實驗,要人們每天想三件周遭的好事,六個月過去後,這些人變得更加感恩,也更快樂。為了要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事情,Lucy Hone在廚房掛了一張粉紅色的牌子,提醒家人每天都要感恩。 方法三:捫心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 心理韌性強的人會自問:「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在幫我,還是在害我?」透過整理思緒,找出對自己有益的行動。Lucy Hone一開始常會反覆自問:「我應該去審判現場看那位肇事駕駛嗎?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她後來選擇不去。她也常在深夜拿出女兒的照片,看完後更加沮喪,於是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然後決定把照片都收起來,讓自己好好睡一覺。 Lucy Hone寫過許多有關心理韌性的文章,這個「自問」的策略帶給讀者的迴響最大。許多人問了自己後原諒了家人,少喝了一些酒,或是在考試、升遷時協助釐清想法及行動,便能做出有利的決定。 (圖片來源:Freepik) 人生的道路不會一直平順,有時難免會出現坑洞。當心裡有疙瘩時,要設法將它撫平,再繼續往前邁進。但如果眼前出現的是巨大鴻溝,沒有辦法填平時,要設法跨過去,否則你將無法走出陰霾,到達彼岸,看見新的世界。 Lucy Hone的三個方法並非魔法,無法讓悲傷消失,但能在你自我封閉,不自覺走向會受傷的岔路時,重新回到有益的道路,並能教你敞開心房,發現周圍的美好。這些方法還能應用在求學、就業及親友相處等各種情境下。只要你認清生命的本質,留意旅程中的美好,並時時自問現在做的是否對你有益,相信便能在崎嶇的道路上,保持燦爛的笑容。 ...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聽王文華分析如何把企業的創新做法,應用在個人的職場與生活 ▍新文章不漏看!歡迎加入《創新拿鐵 Telegram 好友》!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一週好文回顧》,每週六收到當週文章的連結 📓推薦閱讀: 1.不要做「生涯規劃」!不要經營「個人品牌」!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 要在網路時代成功,必須有不同做法 2. 在丈夫第一個忌日帶孩子參觀火箭降落實驗!臉書營運長靠著這兩個字,幫助自己和團隊度過難關 3. 在公司能掉淚嗎?職場第一女強人臉書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說:你可以哭泣,但是 參考資料: 1. 3 secrets of resilient people 2. 3 Secrets of Resilient People 3. WHO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Dashboard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Shannon Lai 自從通訊軟體LINE的出現,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舉凡是朋友的放假邀約,還是家人之間的日常問侯,一通電話、一則訊息、還是一張可愛逗趣的貼圖,樣樣都離不了對LINE的依賴。但這樣親近的關係,一旦被放入職場,感覺可就不再輕鬆自如,縮短的距離代表的不是親暱而是壓力,如何在職場上無痛使用LINE,改壓力為助力,顯然成了現代上班族的必修課程。 必修一:老闆主管下班LINE不停 現代上班族肯定都有一個以上的公司群組,通常這個群組最好的定位,就是佈告欄般的存在,意即有重要公告才有新訊息,平日就盡可能安靜無聲,因為沒人下班還想一直看工作群組跳新訊息通知,好像在家也絲毫不能鬆懈。更甚者老闆直接在群組tag你,逼你出來面對,想潛水都不行。 這樣的情境想必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在前公司工作時,我當時的主管是個性子急躁的人,常常想到什麼,就直接在群組詢問大家,下班、休假日亦然,帶給大家不小的壓力,這一部分也影響了我在之後的工作,面對工作群組的態度,只要看到工作群組跳新訊息通知,就會莫名緊張,遲遲不想點進對話框查看訊息。 Note 平日裡對主管和同事,其實可以適度表示自己使用LINE的習慣,好比自己比較早休息,幾點過後手機就會關機,又或是自己不是手機時時拿在手上的人,所以不會立即回覆訊息。若是下班還被LINE交辦工作事項,面對這種困境,我們也可以選擇中性回覆,告知主管已收到訊息,讓對方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處理,還有預計完成的時間。 你可能也會想看 ◆ 拒絕職場冷暴力入侵辦公室! ◆ 內向者的3個職場優勢 ◆ 找回熱情,拒當厭世上班族! 必修二:無關工作的群組訊息可以不理會嗎? 公司群組裡不見得都是跟工作相關的內容,像是同事揪團購、說說時事八卦等,如果PO訊息的又是主管級人物,同事們大多會選擇浮出水面回應一下,不管是出於自願,或是擔心不回應會被主管排擠,我認為這倒不見得是對主管的逢迎拍馬,因為LINE的群組其實就是現實世界裡團體生活的小小縮影,只是搬到手機裡罷了。 Note 既然都說工作群組是公司團體生活的縮影,在職場裡一直默不吭聲,可未必是件好事,反倒會被人貼上不好相處、冷漠這樣的標籤,處處顯得自己與大家格格不入。尤其在LINE的群組中,透過文字發言,反而看得更清楚,誰一直置身事外不參與討論,適時地發言一兩句,打聲招呼,保持禮儀無論是真實世界還是虛擬線上絕對都是通行無阻。 必修三:LINE的職場語言 線上對話因為看不見真人,加上訊息傳送又很快速,有時誤發訊息或是發言不當,就容易顯得自己的工作態度過於輕挑。而上班總有發生突發狀況,要臨時請假的時候,既然公司會透過LINE交辦工作事項,那麼請假到底能不能用LINE呢? Note 上面說過你的LINE其實就是現實辦公室的延伸,所以在現實世界裡的禮儀規範,到了線上一樣要遵守。誤傳訊息給主管,自然是在第一時間就誠心道歉,同時也要警惕自己,是否在使用LINE的工作態度上過於放鬆。而請假方面,重點在於表達對工作的尊重,辦理請假的同時,也請一併完成工作交接,誠意才是關鍵,而不在於告知的工具。 必修四:在LINE上被主管公開責罵 由於使用工作群組的便利性,許多的工作溝通,日漸被移到工作群組裡,而LINE的tag功能,更是可以直接針對特定人士,在主管發飆的時候,簡直有種公開處刑的感覺,當事人肯定心裡不舒服,但面對這種情形究竟如何處理才是最佳方法呢? Note 面對主管在群組裡的公然針對,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先簡單道歉止血,向主管表示歉意,而更詳細的解釋適合當面向對方說明。並且避免在LINE上使用情緒化的語句,和主管針鋒相對,要知道在群組這樣的「公開場合」,你的每一句話都存在別人手機裡,比起公開討論,私下和主管報告會對自己更有利。 文章轉自菜鳥救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菜鳥救星聊生活:上班族必修!下班別再LINE不停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2021雲端直播課】週週開新課免費學
響應政府對於就業者技能培訓,【2021雲端直播課】專案,電腦技能+雙語進修,近兩百堂直播課,課程總價超過$50萬免費學...
聯成電腦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