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ry 看完本文你可以獲得 1. 了解為什麼要圖塊置換? 2. 了解圖塊置換的常用方法 3. 圖塊置換中的注意事項 在 AutoCAD 中,圖塊(Block)是一種很方便的功能,能夠顯著的提高製圖過程中的效率。 而在製圖的不同階段,可能會遇到需要更改或修正已正在使用圖塊的情況。 這種變更大致是由於設計的修,標準化要求,或是其他設計需求所產生的。 所以在這將分享一些在 AutoCAD 中如何有效率又快速的進行圖塊置換,能在製圖中更好地管理和優化繪圖的過程。 為什麼要圖塊置換? 有時在設計變更時,需要將 AutoCAD 裡已經插入的圖塊替換為另一個圖塊,並同時保留原圖塊的所有屬性,包括位置、比例、旋轉角度和任何附加的資訊。 圖塊的置換能夠在設計的過程中快速的變更所需之圖例,避免重新定位和調整圖塊的麻煩。 圖塊置換的常用方法 1.使用BEdit 圖塊編輯器 BEdit 是 AutoCAD 中的專門針對圖塊編輯的修改器,可以在現有存在中的圖塊上進行修改,更新圖塊的內容,而不需要重新插入或替換整個圖塊。 以下即是使用 BEdit 的步驟: 輸入 BEdit 命令,按下 Enter,或是在在圖塊上連點兩下,即可打開圖塊編輯器。 選擇要編輯的圖塊。 此時,將可進入圖塊的編輯模式,可以對圖塊的內容進行任何需要的修改。 而編輯完成後,點擊保存並關閉編輯器(BCLOSE),AutoCAD 會提示是否更新當前圖面中的所有圖塊。 選擇是以更新所有圖塊,進而實現圖塊的內容替換。 BEdit 圖塊編輯器,非常適用於需要對圖塊進行部分修改或增加新屬性的情況,也可以避免了重複插入圖塊,同時確保了圖塊的一致性。 使用BEdit 圖塊編輯器 2. 使用 Insert 置入圖塊 Insert 置入圖塊指令不僅可以插入新的圖塊,也可以替換現有圖塊。 以下即是使用 Insert 的步驟: 輸入 Insert 命令,按 Enter。 選取更新後的圖塊。 而選取之圖塊檔名,須與圖面中的所需更換之圖塊名稱相同。 使用 Insert 置入圖塊 圖塊置換中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圖塊置換時,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相容性:確保新圖塊的尺寸、比例和屬性與舊圖塊相近,避免替換後出現設計錯誤。 屬性繼承:替換後的圖塊會繼承舊圖塊的所有屬性和特性,包括任何附加資料和參數設置。 備份資料:在進行大範圍的替換前,建議備份檔案以防止出現問題。 圖塊的置換是 AutoCAD 中一個常見且重要的操作,通過不同的替換方法,可以在設計過程中更加高效地管理圖塊,保持設計的一致性和靈活性。 無論是使用任何方式,都需要根據當下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以達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Shannon Lai 近年MBTI刮起一波性格解析風潮,測過MBTI的你是活潑外向的E人,還是社恐內向的I人呢?從職場上「力求表現」的氛圍來看,似乎活躍的E人比較吃香,畢竟I人往往給人不善交際的印象。公司會議上,如果要大家即席發表意見,立刻舉手侃侃而談的肯定是E人,相較之下猶豫許久在心中打了無數草稿,最後才用微弱聲音緩緩發言的I 人,光是氣勢就輸了大半。 一般而言,所謂E人跟I人的差別,在於個人精力優先投注於外在世界還是內在世界。對I人來說,他們極度需要ㄧ個人靜靜待著,透過這樣的獨處來沈澱思緒,並從中獲得靜定的力量。這樣獨特的人格特質,為I人帶來不一樣的職場優勢: 獨立工作:I 人社恐的性格使他們喜歡獨立作業,因此成就一身可以獨立工作的好本領。 善於思辨分析:內向者的沈著冷靜和觀察入微,使他們擅長分析與策略性思考。 優秀的文字能力:比起用語言表達,I人更擅長將整理好的想法用文字陳述,因此擁有優秀的書面溝通能力。 高度專注力:工作時內向者比較不易受到外界干擾,能夠心無旁騖地完成工作任務。 既然內向者也有自己的職場優勢,怎麼做才能讓大家看見這些閃光點呢?如果你也是I 人,這裡提供幾個方法,讓你無需違背本心曲意逢迎,也能在職場上綻放屬於你的光芒! 方法一:發揮自己的長處 若要內向型的人突然改變性格,在公司裡大鳴大放,這不僅不實際還強人所難,其實只要適得其所發揮I人的長才,一樣可以吸引眾人目光。例如:I人需要時間消化資訊,在腦中經過全盤的推敲思考後,才能分析出一套完整的策略,這部分很難要他們像E人一般,立即在會議上用言語發表心中所想。 因此建議I 人為自己建立一些不需要即時反應的溝通管道,像是利用E-MAIL或是LINE等通訊軟體,為自己爭取時間,透過文字的方式整理好自己的思考脈絡,如此便能詳盡地回覆對方。 方法二:踏出舒適圈,嘗試團隊合作 對於內向的人來說,比起團隊合作他們更傾向獨立作業,因為人際交流實在太耗費心力,但職場上團隊合作不僅事半功倍,有時還能帶來加乘的效果。所以I 人不如試著踏出舒適圈與一些外向型同事來往,除了個性上能形成互補,提升自己的能見度,也能為工作帶來大大的助益。 此外,踏入職場後若再想拓展朋友圈,就只能在日常多參加一些活動,這些活動裡不認識的人更多,對I人來說要從中發展友誼更難。因此,許多人都是透過職場結交新朋友,I 人無須擔心自己不夠熱情,試著微笑打招呼、幾句日常問候,這樣小小的舉動,都能增加旁人對你的好感度,是建立友好關係的第一步。 方法三:善用自己的細膩,建立友好互動 I人的一大優勢就是心思細膩,將這樣的態度應用到職場,在客戶關係經營上,透過仔細地溝通和無微不至地服務,客戶滿意度怎會不提升。另外,人情往來上,適時表達你的感謝與讚美,也有助於建立深厚的情誼,當面感謝對內向者來說可能有點難為情,不妨用訊息或者便條紙來表達你的心意。 方法四:設定界線,找尋適合的工作環境 I人需要透過獨處得到喘息,進而修復自身能量,因此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能夠自由選擇獨處的時光是關鍵之一。建議I 人要設定界線,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自己相處,例如:若是公司允許遠端工作,就可以偶爾在家上班讓自己緩和跟人相處的壓力。或是有些公司上班時間彈性,那I 人就可以考慮在比較少人的時段進辦公室工作,減少分心提升專注力。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意如老師 Python圖像識別技術正在迅速改變我們處理和分析視覺數據的方式。隨著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進步,圖像識別已經成為許多現實應用中的核心技術,從智能監控系統到自動駕駛汽車,再到醫學影像分析,這些應用無一不在顯示出其強大的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將探討Python圖像識別技術的基本概念,並通過一些實際案例展示其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應用。 實際應用案例 物體識別與標記 物體識別技術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和標記圖像中的不同物體,廣泛應用於智能監控、自動駕駛等領域。通過Python庫,如OpenCV和TensorFlow,開發者可以構建強大的物體識別系統,用於自動分類和標記圖像中的物體。 智能監控系統 智能監控系統利用Python圖像識別技術進行實時視頻分析和行為識別,從而提高公共安全和監控效率。這些系統能夠識別異常行為,並及時發出警報,有效預防犯罪和保障公共安全。 自動駕駛汽車 在自動駕駛汽車中,Python圖像識別技術被用於道路標誌識別、行人檢測和障礙物識別等。通過卷積神經網絡(CNN),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圖像處理,確保行車安全。 人臉識別與情感分析 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於安全認證、出入管理和社交媒體分析中。Python庫如Face_recognition和Dlib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人臉識別和情感分析,提升用戶體驗和安全性。 安防系統 現代安防系統利用Python圖像識別技術進行實時監控和入侵檢測,有效保障住宅和商業場所的安全。這些系統可以自動檢測和跟蹤可疑人物,並及時通知相關人員。 社交媒體情感分析 Python圖像識別技術還應用於社交媒體情感分析,通過分析用戶發布的圖像和視頻,了解其情感狀態和偏好,從而實現更精確的營銷和用戶管理。 圖像分類與生成 圖像分類和生成技術在廣告、娛樂和藝術創作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生成對抗網絡(GAN),開發者可以創建逼真的圖像和視頻內容,提升用戶的視覺體驗。 醫療影像分析 在醫療領域,Python圖像識別技術用於分析醫學影像,如X光片、CT掃描和MRI圖像,幫助醫生快速、準確地診斷疾病,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創意設計和數字藝術 Python圖像識別技術還應用於創意設計和數字藝術中,通過圖像生成和處理工具,藝術家可以創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數字藝術作品,拓展創意表達的邊界。 總結 總結來說,Python圖像識別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潛力無窮。從智能監控、自動駕駛到醫學影像分析,這些技術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推動了各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優化,圖像識別技術將在未來解決更多複雜的現實問題。隨著Python庫和框架的進一步發展,開發者可以更輕鬆地實現高效、準確的圖像識別應用,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Flora 透過細心的規劃和設計,可以打造一個提升員工滿意度、促進工作效率的工作空間。辦公室規劃相較於住宅較為單純及統一,重點在於動線及空間使用的布局,需要考量功能性配置、各部門員工和設備的配置,以確保辦公室能發揮最佳效能。 開始進行辦公室規劃前,先做好前置功課! 規劃好辦公室是企業營運成功的重要一環,對於員工而言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好的工作環境能促進員工健康及快樂,更增加企業認同感、提升公司形象同時吸引人才。因此深入了解企業的個性及需求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增加使用坪效。 1.企業形象及文化 空間影響人們身在其中的感受,同時影響企業專業形象、員工認同感以及客戶互動等多面向。成熟的企業會有自己的品牌形象、企業色及LOGO,契合企業形象是辦公室設計的核心重點。 2.公司組織部門配置 規畫前需要先了解企業的人員配置及使用習慣,這直接影響到辦公室格局配置及隔間規畫。舉例來說,外企公司多會習慣有討論包廂、開放辦公區;科技資訊企業需要留設設備移動空間,或是低溫的設備機房;傳產企業需要明確的部門區分及獨立主管室等等。 3.裝修預算 預算會影響設計的內容,了解預算可以幫助我們有明確的目標和重點,選擇適合的方案,確保達到期望的裝修效果,並在預算範圍內控制好成本。 4.須規劃空間現況及相關法規規範 開始規畫前一定需要現勘及丈量,了解現場狀況,包含結構、管路、給排水位置等等。 商辦空間多會需要符合法規限制,舉例如消防排煙、防火區劃、防火材等,若要開始施工也多會需要辦理施工許可、使用執照,這部分在規畫前就需要特別留意,以免後續相關單位稽查違規開罰,也會有停工的風險。 下面我們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說明辦公室規劃需要注意的內容! 一般辦公室會有幾個必備的重要空間,門廳、會議室、辦公區、主管辦公室、茶水間、影印間、儲藏室,當我們在規劃平面配置圖時都需要考慮進去。 A.門廳(Lobby) 門廳的功能在於區隔內外區域的緩衝空間,較大規模的公司會有櫃台人員接待,通常是接待賓客、洽談區的空間。 圖片來源:Unsplash B.會議室(Meeting room) 會議室顧名思義是供公司團隊進行會議、討論和決策的空間,視使用空間需求配置足夠人數的會議桌,並且會有電視(投影設備)、白板等,須留意兩側過道距離可讓人從椅子後面通過,一般設定在110-150cm。 圖片來源:Unsplash C.辦公區(Office) 辦公空間作為員工工作的區域,這個空間會配置員工辦公桌、影印設備、收納櫃等,現代辦公室也趨向配置協作辦公桌,促進員工間合作和創意發想。一般個人桌面尺寸120*70cm,座位距離90-120cm,走道預留80cm以上為佳。 圖片來源:Unsplash D.主管辦公室(Master office) 辦公室規劃中會將階級較高的主管(老闆)與員工區隔,一方面保有主管的隱密性及保護重要資料,讓主管能夠專注工作,另方面也是另一個會議決策的空間,可讓主管與員工在獨立空間討論重要計畫及制定目標。 E.茶水間(Pantry) 茶水間作為員工休憩、用餐的空間,也是辦公室規劃中不可缺一的活動空間,它提供員工舒適、輕鬆的短暫休息時間,同時也促進團隊間的溝通和交流。依般配置設備有:冰箱、飲水機、流理台,如果空間許可還可以規劃吧檯桌、輕食區。 F.儲藏室(Storage) 辦公室常常會需要放置公司文書用品及收發貨物,這時就需要有儲藏空間,電子類的公司還會需要有機房放置機器設備的需求,這時要特別注意室內空間溫度及留設電源電壓,機房是否需要額外配置空間設備,避免因為空間過熱引響/損壞設備運作。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Simi 設計產業的數位化進程不斷地在改變設計師創作和呈現視覺內容的方式。從早期的桌面出版到如今的多媒體和互動設計,每一個技術進步都為設計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試著透過回顧設計產業數位化的關鍵時間點,從設計數位化、多媒體設計、用戶生成內容、跨領域設計、多感官互動,到如今的生成式AI加入,來探討視覺設計師在每階段是如何整合這些新技術以保持競爭力,同時反思技術進步帶來的影響和問題。 1.設計數位化 :傳統手工到數位工具轉型 1980年代中期蘋果公司的Macintosh電腦以及 Adobe系列軟體的推出引領了桌面出版,使圖像編輯變得更加靈活,迅速成為設計師必備的工具。這些數位工具的整合提升了設計流程的效率,設計流程變得更加靈活。 但隨著電子完稿技術的普及,設計師需要更充分地運用軟體技能,如果設計師對基礎設計原則的理解不夠深入,過度依賴工具的設計師會在創意和技術之間失去平衡。此外,數位工具的高效性也使得工作節奏加快,使設計師面臨更大的工作壓力和競爭。 2. 多媒體設計:從靜態到動態的元素轉變 在1995年Pixar推出了首部3D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後, Autodesk也發布了3D Studio MAX 1.0這款重要的3D建模和動畫設計工具,進一步推動了3D設計的普及和應用。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設計師開始學習和使用網頁設計和Flash動畫工具,使得動態和互動網頁設計逐漸成為主流,市場對具備基本網頁設計和HTML技術的設計師需求增加。 此外,由於數位相機的出現使攝影變得更加便捷,並促進了數位影像處理技術的發展,設計師開始廣泛使用數位攝影進行創作,並將其與其他多媒體元素結合,創造出更加多樣化和引人入勝的視覺內容。 然而技術門檻的提高使設計師需要投入額外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和掌握這些新技能。這可能導致設計師在專業方向上過於分散,需要更好地平衡各種技能的學習。 3. 用戶生成內容:社交媒體時代的設計挑戰 從Web1.0到Web 2.0,代表了著互聯網技術和用戶行為的重大轉變。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台的推出,為即時訊息傳播和短內容創作提供了新途徑。 社交媒體的普及改變了內容創作和傳播方式,設計師不僅需要掌握網頁設計和前端開發技能,還需要理解社交媒體的運作方式。 由於社交媒體內容的短期性和即時性,設計師往往被迫在短時間內創作大量內容,需要在追求短期效果和長期品牌建設之間找到平衡。 4. 跨域設計:設計工具與技術的融合 隨著Unity和Unreal Engine等遊戲引擎相繼推出,大大降低了程式設計的門檻,讓更多設計師能夠進入遊戲開發領域,Arduino微控制器的普及也使電子項目開發變得更加便捷。 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的普及,也更進一步推動了個人和小型工作室的製造能力。Canva和Figma等雲端設計工具的推出,讓非專業視覺設計師也能創建一定品質的成品。 這些設計工具和技術的普及,逐漸模糊了領域之間的分工界線,也促進了產品開發的靈活性和高效性,並且降低了進入製造和設計領域的門檻,鼓勵了跨領域的設計與創作,同時也更加推進用戶生成內容的趨勢。 然而,跨領域設計對許多人來說仍是相當不容易,要同時掌握程式與視覺設計需要付出相對應的學習時間,最終也有可能兩者都無法兼顧。 5. 多感官互動:沉浸式體驗設計 在微軟推出Kinect後,動態感測技術開始應用於多媒體和互動設計,為設計師提供了新的創作工具。2013年,以增強現實(AR)技術為基礎的Google Glass雖然未成功,但將此技術帶入消費者市場。隨後各廠的虛擬現實(VR)頭戴顯示器相繼釋出,智慧語音助手也隨著智慧裝置的興起日漸普及。2016年,Pokemon Go的發布將AR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峰,讓全球用戶體驗到了現實與虛擬世界的融合。 隨著這些技術的出現,設計師開始學習和應用AR/VR設計原理,創建沉浸式體驗。這些技術的應用拓展了設計師的創作範圍,提供了創建沉浸式體驗的新工具。隨著區塊鏈與5G技術的增進,元宇宙的概念也被提出,對能夠設計和開發沉浸式體驗的專業人才需求激增,特別是在遊戲和教育領域。 然而這些技術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才能充分學習和應用。 6. 生成式AI技術:革新設計流程 近年使用生成式AI工具興起,自然語言技術使其能夠生成高度流暢和連貫的文本,而 擴散模糊技術能夠生成逼真的圖像。這些生成式工具對設計師的影響還在持續被探索當中,但可見的是,這一技術很有可能讓設計的流程及方式產生變化。 儘管生成式AI技術提供了強大的輔助功能,設計師需要注意避免過度依賴這些工具。以免限制設計師的創意發揮。 結論 透過這些整理,可以發現到有些技術改變了設計的「方式」,有些則改變設計的「形式」。技術的變遷改變了產業需求的結構,舊有的需求雖然不會消失,但會減少;除非站在原先需求的制高點,否則設計師們勢必需要不斷地適應這些變化。而是否能敏銳地感知或預知這些變化則是設計師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設計需求和市場環境。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如何利用AI🤖輔助人類發散收斂?
最近看到一則網路迷因:「人類期待AI洗衣掃地,我們就能寫詩畫畫,而現在卻是AI在寫詩畫畫,人類在洗衣掃地」。令人莞爾又諷刺,但這是誤解人類與AI應有的相處模式...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