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猛鬼小紀 現在虚擬化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從早期以虚擬機為主體架構的雲端系統,逐漸邁向更為節省資源、彈性調整佈署的容器化平台。在容器化平台的選擇中,有些企業與組織單位會選擇 Kubernetes作為其容器管理平台的核心,然後逐一的在該平台上,建立相關的監控與管理機制。但這些架設安裝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所以,有更多的企業選擇了Red Hat OpenShift 這個容器管理平台,在完整的安裝後,立即可上線運作,不再需要額外安裝其它的管理軟體。 然而,就操作人員的教育訓練需求上,Kubernetes 有小型的類Kubernetes系統,可以安裝在受訓人員的PC上,加速熟稔 Kubernetes 架構與操作方式。對比之下,Red Hat OpenShift 也有這樣好用而且親民的平台,只是大多數接受訓練的人員,不知道如何利用,殊為可惜。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來協助所有開始學習 OpenShift的人,如何在自已的PC上,安裝一套 Red Hat OpenShift 平台,以利後續的學習。當然,本文也歡迎所有想要了解 Red Hat OpenShift 有何迷人之處的朋友們,進行研讀。 🙌🏻 快來看看 OpenShift 前導課程,幫助你在學習之路上可以更好上手! 1. 下載 OpenShift Local套件 在 Red Hat Developers 網站上,有提供各式各樣的Red Hat 軟體套件,方便開發者進行下載利用,只 Google 一下,就知道網址。在進入 Red Hat Developers 官網之後,下拉 Products technologies 選單,即可點選Red Hat OpenShift 項目: 接著,點選 Download / SignUp 項目: 接著,點選 Download / SignUp 項目: 再將網頁下拉,直到 Self-managed 項目內,選擇 Start your trial- : 接下來,在輸入 Red Hat 官網註冊過的帳密之後,即可到下載的頁面。此時,可以發現下載的選項內,有不同的平台可以選擇。本文這裡選擇了 Linux 與 X86_64 套件來下載。另外,也請一併下載安全碼,這是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輸入的軟體註冊碼: 2. 安裝 OpenShift local 下載下來的檔案,其檔案名稱應該是 crc 開頭的檔名,檔案內容包含一個名為 crc 的執行檔。這個執行檔會協助使用者,執行後續的安裝與啟動 OpenShift 的工作。 接下來,將下載的檔案解壓縮,並放置到 ~/bin 目錄底下: 接下來,修改一下環境變數的設定,並且將 ~/bin 目錄加入 ~/.bashrc 檔案內,以利之後的操作: 緊接著,執行下列指令,進行虚擬機的下載與安裝行為: 一般情況若無意外,應可以完成下載與解壓縮的過程,之後,就可以按照提示,輸入 crc start 指令: 在執行過程中,會要求輸入 secret 金鑰值,此時,將下載的 secret 內容,直接貼上即可。 最後將會看到下列畫面,內容包含了 kubeadmin 以及 developer 兩組登入帳號的密碼,請記得將資訊記錄下來。另外,此畫面內亦包含了從 Web 站台登入的網址以及從文字介面登入的指令: 3. OpenShift功能驗證 首先,先執行oc指令的環境設定: 接下來,再利用oc 指令,使用kubeadmin 身份,登入系統: 登入之後,可以利用 oc projects 來列出所有的專案項目: 接下來,利用相同指令,使用 developer 帳號進行登入: 至此步驟,本地端的Red Hat OpenShift平台就已架設完成,方便開發者或學習者進一步的利用。 結論 在 Red Hat 的產品中,大多的產品都可以利用 Red Hat Developer 站台來進行產品的試用與體驗,這讓想要學習或是測試 Red Hat 產品的工程師,有了非常方便的管道,只要好好的掌握這個站台,相信要了解 Red Hat 產品,並不是難事。尤其是類似 Red Hat OpenShift 這種架構複雜的產品,有便利的體驗產品套件,將可縮短適應與學習的時間。 Red Hat OpenShift 是十分好用的容器應用管理的平台,目前許多的企業也正在建置 Red Hat OpenShift平台,好好的掌控與管理這個平台,相信對於企業、個人都有很大的幫助。Red Hat 官方亦有規劃十分詳盡的 OpenShift容器管理與應用課程,可以協助企業與工程師們,不但可以詳細了解 OpenShift 的架構,更能學習到實際的使用經驗與技巧。在台灣,聯成電腦教育訓練中心取得了 Red Hat 官方教育訓練的授權,在專業的師資與優良的教學環境中,將可協助企業訓練出優秀的IT工程師,讓企業的運作更順利。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猛鬼小紀 在現在資訊產品充斥的時代,許多人在使用資訊產品時,都有聽過微軟 Windows 系列作業系統的名號,也有很多人聽過、用過 Apple 公司所製造的 MacOS 作業系統,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已手上拿的 Android 手機,其實它的作業系統,是 Google 利用 Linux 所打造出來的手機作業系統平台。那什麼是 Linux ?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業系統概念 在了解 Linux 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作業系統。依據維基百科的定義:「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是一組主管並控制電腦操作、運用和執行硬體、軟體資源和提供公共服務來組織使用者互動的相互關聯的系統軟體程式,同時也是電腦系統的核心與基石。」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原來作業系統是幫助我們,對電腦硬體進行操作、發揮電腦硬體功能所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元件。 當然,作業系統的能力不止於這樣,它還需要處理很多,包含:管理與配置記憶體空間給運作中的程式、決定程式使用系統時的資源供需優先次序、監制輸出入裝置的運行、連接與操作網路行為、以及管理檔案系統等等,基本上,真的是很多十分煩雜的工作項目。 一般操作時,作業系統會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操作介面,有時候是圖形介面,有時候是文字介面,端看作業系統本身的用途。所以,我們將作業系統架構,用下面這張圖來表示: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上面這張圖,如果沒完全看懂,其實也沒關係,大概的了解作業在做什麼事就行了。當然,接下來就是輪到我們今天的主角:Linux 登場了。 Linux的前世今生 提及 Linux 的誕生之前,不得不提到由Richard Matthew Stallman所領導的 GNU專案計劃。該專案於1983年9月推出,是一個自由軟體集體協作計劃,又稱為自由軟體運動。 GNU全名是GNU is Not Unix,主要目的是要讓人可以自由地「使用、複製、修改和釋出」軟體,其主要的發展方向有二個,一是發展Unix程式標準介面,進行應用程式的開發,另一個則是開發自由的作業系統。為了保障自由軟體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授權所有權利給任何人,進而催生了知名 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 其中知名的軟體,包括GCC、GDB、GNU Emacs則是給後來的Linux作業系統,打下良好的催生環境與條件。 時間到了1991年,一名芬蘭大學生Linus Torvalds出於自身愛好,利用GNU的GCC、GNU Emacs 等工具,在他的80386電腦上,創作了一套類UNIX (UNIX-like)系統的作業系統核心並且在GPL下釋出,人稱 Linux(意即 LinusUnix)。由於在這套類UNIX系統可在當時x86架構的PC上使用,再配合一系列GNU所建構的好用軟體,所以非常迅速的在網路上流傳開來。 隨著時代的演進,Linux 作業系統也在全球工程師的努力貢獻之下,也與時俱進,跟著電腦硬體的進步而進步,並且在資訊的領域內開枝展葉,在許多的領域中成為出色的作業系統,小至手機、嵌入式系統,大至研究等級的超級電腦,都有非常大量的佔有率。 👉🏻 Linux 一點也不難!跟隨趨勢,學習Red Hat Linux 和 AWS 雲端運算,掌握未來的數位化市場! Linux的廣泛應用 目前,市面上可見的 IT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大多數都能以 Linux 作為架設基礎,例如:容器應用管理平台、原生雲端應用平台,以及程式開發與資訊安全攻防平台等等。知名的平台運作如:維基百科知識共享平台,到全世界最為繁忙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運作平台,再到裝載Android 作業系統的行動裝置,Linux 已成功撐起全球知名產業與企業運作核心的工作。 多年來,Linux作業系統的高可用度、高穩定度以及高可靠度的優點與特色,成為各大數據中心和雲端平台建構時的實務標準,它提供多種應用方式、發行版本與系統和裝置,配合各種功能軟體,可完全照顧到所有的需求與工作負載。 連軟體巨擘Microsoft 也在其作業系統中,擁抱 Linux 和開放原始碼精神,不但推出SQL Server for Linux,更讓其 .NET 架構(.NET Core/Mono)可在任何平台上都能執行,使得眾多開發人員可以選擇 Linux 平台來開發應用程式。另外,知名的ERP軟體公司SAP,也預計在 2027 年之前,讓它的客戶改用「SAP HANA」,這是一套只能在Linux上運作的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而且是只在記憶體內運作,可見Linux在管理硬體上出色的表現。 從雲端方面來看,據統計資料顯示,在Microsoft的Azure Marketplace中,有高達60%以上的映像檔和將近1/3的虛擬機器,採用Linux作業系統。另外,Amazon Web Services(AWS)和(Google Cloud Platform(GCP))也自家平台上,公開提供多種 Linux 發行版的映像檔,利於客戶建置使用,因為Linux 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使得它仍將是未來的首選作業系統,有愈來愈多的系統將會仰賴它來運作。 Linux 的使用非常簡單,幾乎每個 Linux 發行版都提供圖形使用者界面 (GUI),點選操作易如反掌,由於這些 GUI 使軟體更加人性化視覺效果更好,軟體也變得更真實。如果要像電視和電影中的科技天才一般瘋狂輸入一連串程式碼,除非是要指示電腦去做某些在 GUI 預定操作之外的事,否則鮮少會發生。 學習 Linux 的優勢 Red Hat 早在 Linux 發展初期,成功的自訂 Linux發行版而成為之後的「Red Hat Linux」,而初期的成功,也為Red Hat 推出的各項解決方案和技術奠定了基礎,幾乎涵括了IT堆疊的所有領域。 2003年,Red Hat在與「Fedora Linux 計畫」合併之後,便著手規劃、保障和支援 Linux 的一個發行版,即為今日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目前,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能針對自動化處理、雲端、容器、中介軟體、儲存、應用程式開發、微服務、虛擬化、管理等諸多項目,提供各種軟體和技術支援服務。 Linux 是 Red Hat 眾多產品的關鍵要角。它不僅僅是伺服器的作業系統,更是現代資訊科技堆疊的基礎,為了協助廣大的IT從業人員熟練操作 Red Hat Linux,並且兼顧職涯發展,Red Hat規劃了十分實用與詳盡的訓練課程,這些課程內容不但深度的介紹與訓練Red Hat Linux所有技能,並保證所有訓練出來的工程師,都能立即成為 IT 產業菁英。 只要您想要學好 Linux 操作技能,投入Red Hat Linux官方訓練課程,絕對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在台灣,聯成電腦教育訓練中心取得了 Red Hat 官方教育訓練的授權,在專業的師資與優良的教學環境中,將可協助您成為優秀的IT工程師,而且有更好的職涯發展與前途。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猛鬼小紀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 1. RHEL9 上的時間與時區設定 2. 使用 NTP 服務 3. NTP 功能驗證 作業系統上的時間準確性是十分重要的,有許多的服務都需要有準確的時間,才能發揮其正常的作用,例如:系統記錄檔、資料庫系統等服務。 而現代電腦的設計,其時間準確性往往與電腦硬體運作的頻率有關,時而快、時而慢,因而引發眾多的問題,再加上不同時區的關係,使得大型的跨國企業在管理上,會有許多的困擾。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作業系統的在時間上,就需要有統一的校時功能,來協助網路上的電腦,都有準確而相同的時間。 RHEL9 上的時間與時區設定 在 RHEL9 上,可以利用 timedatectl 指令進行時間與時間的設定。單純執行timedatectl 指令,可以查詢 RHEL9系統上,關於時間設定值的詳細資料,例如下圖: 上圖中,可以清楚的看見其各式的時間值,以及時區值,另外也可以看見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服務也有開啟。當然,透過相同的 timedatectl 指令,可以修改相關的設定值,例如修改時區設定: 透過timedatectl 指令,亦可以調整時間,不過,需要先將自動同步更新的功能關閉,才能設定指定的時間,做法如下圖: 使用 NTP 服務 如果時間的校對都是使用人工,將會浪費許多的人力,使用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網路校時協定)會是一個好方法。在 RHEL9作業系統上,使用 chronyd 服務進行網路校時功能,其設定檔為 /etc/chrony.conf。在設定檔內,只要將網路上提供時間服務的主機,寫入 server 項目內即可,例如: 在設定完成後,進行開啟 NTP 的服務,並且開啟時間同步的功能,即可將主機的時間,透過 NTP 協定,與網路上的時間主機同步時間內容: NTP 功能驗證 設定好 NTP 網路校時功能之後,利用 chronyc 指令,可以進行 NTP網路時間主機連線的確認與同步,如下圖: 當然,以上範例只設定了一部時間主機來進行網路校時,仍有誤時的風險,最保險的做法是設定三部以上的網路時間主機,以利 NTP 服務發揮其核對時間的功能,確保時間的正確性。 結論 主機的時間校時是個十分簡單的功能,但是在很多企業內的Linux主機上,常常不受重視而沒有進行設定,進而衍生很多系統的問題。 在Red Hat官方的訓練課程中,不但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更有深度的介紹與訓練,保證所有訓練出來的工程師,都能注意到這個細節問題,好的人才,需要札實與仔細的訓練,才能斷絕藏在IT中的魔鬼,Red Hat正是能夠提供這樣有效 IT訓練的組織單位。 在台灣,聯成電腦教育訓練中心取得了Red Hat官方教育訓練的授權,在專業的師資與優良的教學環境中,將可協助企業訓練出優秀的IT工程師,讓企業的運作更順利。 🚩 Red Hat課程推薦 ➡RHCSA Rapid Track課程:為有一定Linux基礎的學員設計的加速課程,集結了Red Hat系統管理I與II的精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猛鬼小紀 Cockpit簡介 Cockpit專案是一個利用web介面,來進行Linux系統管理的一套軟體,它在功能的設計上,使用系統API與指令,對Linux作業系統進行管理,將Linux上的系統功能以Web介面呈現,讓管理人員不僅可以監看系統目前運行狀況,更可以透過Web選單點選方式,操作Linux系統。 而 Web 介面上,也有保留系統終端介面,讓管理人員方便使用指令。整體功能不亞於X Window的GUI桌面操作環境,讓管理Linux作業系統有更多的選擇。 Cockpit的安裝與啟動 在RHEL9上利用YUM進行Cockpit軟體套件的安裝,Cockpit軟體包含了幾個常見的模組,安裝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模組進行安裝,筆者建議儘量全部都安裝,以下就Cockpit常見的套件,進行說明: Cockpit:主要套件模組,會設置Web Console通訊埠,亦即會架出一個Web站台,並且設定9090為通訊埠。 cockpit-storaged:針對儲存設備設定與管理的使用者介面。 cockpit-system:針對系統服務的除錯與設定所設計的管理者介面套件。 cockpit-machines:針對KVM虚擬機的管理介面套件。 cockpit-podman:針對Podman容器的管理介面套件。 cockpit-packagekit:針對軟體的管理介面套件。 cockpit-ws:針對Web服務的管理套件。 安裝時,只要使用YUM指令進行安裝即可,通常會利用星號,進行全部相關套件的安裝: 利用systemctl系統指令,將cockpit服務啟動: 啟動的當下,會有一些警告說明,原因在於cockpit服務本身並沒有設定檔可以提供設定,所以系統提醒使用者,可以利用systemd服務本身的設定檔,進行參數的調整。 ockpit登入與使用 Cockpit在啟動之後,Linux本身的防火牆也會自動開啟通訊埠,方便使用者使用,使用的方式就是利用瀏覽器,在網址列上輸入https://您的主機IP:9090,例如本例是使用Frefox瀏覽器: 因為Cockpit啟動時,使用TLS的金鑰是系統預設的金鑰對,沒有提供TLS所需要的相關訊息,所以會有這項的警告訊息,筆者建議這裡先暫時按下「進階」,選擇「接受風險並繼續」: 接下來,就會出現登入的畫面: 使用者名稱與密碼,可以先使用Root號與密碼登入,待熟悉運作之後,再選擇其它使用者帳號與密碼登入,登入後的畫面如下: 登入之後,一開始的畫面,就是系統目前的狀態,讓管理人員方便掌握所有的狀況,另外,網路作業,也可以看到目前連線的狀況: 儲存裝置亦可以顯示目前的硬碟空間使用情況: 結論 管理Linux作業系統,其實很多種方式,利用Cockpit不但可以監控目前主機的情形,更可以利用方便的工作,進行設定與管理,如果有完整管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作業系統的概念,使用 Cockpit 這個軟體將如虎添翼,更可發揮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功能與效能。 如果想好好學習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作業系統的操作與管理,在台灣可至 Red Hat官方授權的聯成電腦教育訓練中心。相信在專業的師資與優良的教學環境中,將會可協助您完成Red Hat各項專業技能的訓練與考試。 🌟 或是可以來聯成電腦專業量身打造的Red Hat系統管理I II與RHCSA Rapid Track課程!🌟 現在填表還可以馬上享有優惠哦😍 本文首圖來源:Pexels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猛鬼小紀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習到: 1. Redis Server概論與應用 2. Redis Server架設流程 一、Redis Server 概論與應用 在現今的軟體產業中,為了提高軟體運作效率,通常都會大量的使用資料快取,來進行不同的應用。例如:使用者操作軟體的原子性、資料共通共用性、資料排序等等。 一般在單一主機上,都是直接使用記憶體做為資料快取,但在現今網路發達的世界中,利用網路來進行資料的操作,已經是行之有年的顯學,如何利用網路特性來達成資料原子性、唯一性、持久性、同步性等特徵,已成了軟體開發人員、網路與系統管理人員的一大課題。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種存在於記憶體內的開源資料庫,使用 BSD授權,它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使用鍵值(key-value)資料結構,Redis 可針對字串、雜湊、串列、集合等類型資料,提供資料結構排序與查詢,其中對於資料的處理,亦包含了交集、差集、聯集等常見的資料庫功能,除了作為資料庫之外,也因其建置於記憶體內的關係,所以亦可見於快取、訊息播送、或是資料串流等方面的應用。 在實際應用於網路環境上,常見的應用有:單一登入系統的帳號登入記錄資料庫、即時熱門資料查詢的資料庫、分散查詢流量的快取資料庫等,也因為所針對的是網路環境,所以Redis Server 可以使用大型的單一主機來架設,亦可應用Master-Slave 等叢集式的架構,強化資料的處理能力。另外,其放置於記憶體的資料,也可以透過定期的寫入記錄檔,來進行資料的保存,也有其他高手,使用SSD來當作暫存記憶體,加大使用空間與彈性。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架設一部單一 Redis Server ,協助入門的新手,快速了解 Redis Server 架設流程,有機會在導入更深的使用探討。 二、Redis Server 架設流程 因為本文主要是協助新手們了解 Redis Server,所以只要在開始安裝之前,先在Virtual Box 上準備一部虚擬主機即可,虚擬主機內含 vCPU 2個、記憶體4GB、硬碟空間50GB、網路卡一張,並在這部虚擬主機上,安裝好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RHEL 9)作業系統。安裝過程使用自動分配空間,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設定,RHEL9的安裝流程,這裡就直接略過不提。 準備好 RHEL9 的VM之後,即可進行 Redis Server 的架設流程: 使用 yum 安裝 Redis Server 軟體 查看設定檔內容 /etc/redis/redis.conf 從設定檔內可知,Redis Server 的服務,綁定的 IP 為 127.0.0.1,對外的通訊 port 為 6379,如果為了要對外通訊,可以改變綁定的 IP以及更改 port 號,這裡為了安全起見,所以先暫時不予以更動,有需要的人,可以修改後,再重新啟動 Redis Server。 延伸學習:成為網路管理達人!透過Red Hat網路管理課程,輕鬆學習在RHEL 9上架設Redis Server的最簡單指南與步驟! 馬上填寫表單領取課程優惠吧🤩 啟動 Redis Server服務 利用 systemctl 啟動 Redis Server服務,並且可以一併開啟防火牆的通訊 port,以利將來其它主機可以經由網路使用該部 Redis Server。 測試 Redis Server 利用 redis-cli 這個指令,可以登入Redis Server 進行測試,接著,利用ping 這個指令,可以查詢該部Redis Server 是否有正常回應,使用set的指令,可以寫入一對鍵值,另外,使用get指令輸入鍵值,即可以取出上一筆輸入的資料值。 三、結論 Redis Server是一個應用廣泛的快取資料庫,大部份的企業,會將這樣的工具應用在大流量、需要快速反應的網路服務中,也會應用在安全要求較高的身份驗證場合,所以,軟體設計RD人員,以及網管工程師,都需要具備使用這項工具能力。 目前,Red Hat有將Redis Server的應用,納入其官方「3scale API 管理」這門教學課程內,代號為DO240,學習完成之後,亦有 EX240 的考試,通過考試之後,將可取得Red Hat專家稱謂。 想要完整學習這樣工具的朋友,可以找Red Hat在台灣的官方教育訓練中心-聯成電腦教育訓練中心,進行課程的詢問,在專業的師資與優良的教學環境中,將可協助有心學習Redis Server的工程師們,學習完整的3scale技術。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Photoshop Beta版🖥️生成填充工具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覺得Generative Fill的生成工具,Generative Fill本身是屬於Adobe Photoshop的Beta版本,他的功能非常強大,擴張圖片、新增元素,快速完成客戶需求...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