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CASH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駐站專欄與講師互動。 有時候畫水面下的生物時,周遭都會多少冒出氣泡,或是有氣飲料如,汽水、啤酒.之類的圖,對於氣泡總是超級討人厭,其實只要花點時間動手一下,即可讓大家省去之後很多時間。 首先第一個步驟就是,開一個10X10公分尺寸的繪圖範圍,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要10公分?這是我個人製作筆刷的習慣 ,當然也可以開其他的尺寸,都是看每個人的習慣問題,以下就開始看圖操作啦! 1工具列中選擇『油漆桶工具』。 2檢色器 前景色選擇 『黑色』。 3在背景圖層中使用油漆桶工具填滿黑色。 4 建立新圖層1。 5工具列中選擇『筆刷工具』筆刷選擇『實邊圓形』。 6在圖層1當中畫上白色的氣泡形狀,數量就由自己決定要畫幾顆。 7 選擇『橡皮擦工具』,筆刷選擇『柔邊圓形』,將圖層1氣泡形狀底色微微擦掉一些。 8橡皮擦的不透明度需要降低,才不會一下子下手太重造成悲劇。 這是擦完的效果。 9 建立新增圖層,並命名為『上亮光』,在此圖層使用『筆刷工具』筆刷形狀為『柔邊圓形壓力尺寸』在圈起來的位置畫上一些反光點。 PS.若是不知道反光點該怎麼畫可以上網查一下參考圖。 10 將圖層一併選取起來,合併可見圖層。 11 將合併好的圖層,轉為負片效果。 12 先將畫面全選 (選取 全選),然後再點選 編輯 定義筆刷預設集。 將筆刷給個名稱。 Ps.這邊要注意,製作筆刷需白底黑圖..然後筆刷的圖則在背景上!! 製作好筆刷之後,就要調整裡面的設定。到 視窗/筆刷 調整 筆尖形狀/間距 ,使其距離不那麼密集。 筆刷動態 大小快速變換 (控制筆的壓力 %數自己斟酌調整)。 角度快速變換 (控制筆的壓力 %數自己斟酌調整,下方皆有示意圖可看)。 散佈 控制筆的壓力,%數隨意數量為2,到此就完成了自製氣泡筆刷,但是到此一定會有疑問,如何把筆刷攜帶出場,或是不要每次都那麼麻煩的設定,這時候就得利用【視窗/工具預設集】。 右下角建立新增工具預設,給其名稱,不包含顏色。 筆刷可以輸出,也可載入,如此一來這支筆刷就不用每次使用都要重新調整設定。 使用效果即為上圖,氣泡還可以改變顏色,再來就換各位看官們露一手啦!!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圖、文:SIMI.希米老師 今天的課題是要告訴大家色彩的選擇方法。 這邊對色彩的研究並不是針對各物件不同色相的搭配,而是指單一物件在光影的影像下所產生的色相變化。初學者在作畫時常忽略了這一點,因此色彩會容易顯得單調。在此以樹叢為例來做簡單的說明,你看得出以下三叢的差異嗎? 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先簡單的認識一下色彩;不講太複雜的色彩學,但這些基本概念還是必須的。 首先色彩可以區分為兩大類: 1.無彩色 ,為黑、白及各種灰色等。 2.有彩色 ,為紅、橙、黃、綠、藍、紫 等各種色彩。 其中有彩色大致可分為冷色與暖色兩類。 暖色給人的感覺是:積極、外向、溫馨,前進感、膨脹感。 冷色則通常會是:消極、溫和、冷靜、陰鬱,後退感、收縮感。 顏色的三屬性 1.色相(Hue) 由光的波長所決定色彩的相貌。 2.明度(Value、lightness)由光的強度決定色彩明暗的程度。 3.彩度(S a t u r a t i o n ) 由純度( P u e r i t y ) 決定色彩鮮豔的程度。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課題:色彩的問題不只出現在不同物件的色相上,在單一物件中也必須要有色彩的變化。如:榕樹是綠色,楓樹是紅色,這是我們對這顆樹整體呈現的色彩認知。但光是綠色就有各種不同的綠,更遑論在不同的光源與環境下會對色彩有多大的影響了。舉個例來看,這是一張湖畔樹林的照片。 在Painter中用滴管吸色後可以在色相環上看到這樣的差異。 將色相環疊在一起便可得知,同一顆樹的亮部(受光面)與陰影(非受光面)在色相上會有一定的差異,在自然光的情況下,受到陽光影響,故受光面偏暖;陰影受到湖水影響(湖水是被藍天影響,藍天是被大氣影響...),故偏向冷色。而投映到湖水上的倒影有部分也會受到湖水的影響,使得樹的倒影更往冷色走。 接下來我們看看莫內的這幅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 一樣個別吸取了亮部、中間調、陰影及倒影的局部顏色,另這邊還吸取了反光色。在照片中反光往往不是那麼明顯,但藝術家刻意的突顯出來,可使層次更為分明。重疊色相環後也可以看到亮部與陰影的色相距離更遠了。一般來說我們在作畫時會避免使用純黑色及純白色,用偏冷的顏色取代一昧的加深黑色,也能使畫面看起來比較豐富。當然以印象派來說本就比較強調這些色彩光影的詮釋,但我們還是可以由此得知在藝術上的表現往往會使用更加誇飾的手法來呈現。 初學者在上色的時候,常常不會注意到調整色相的問題,只在同一色相中調整明度與彩度,但這樣的做法會使色彩的感覺比較無趣。 依照我們在實際照片中得到的概念,於亮面與陰影處,分別賦予不同的色相時,看起來就會比較有變化。 若是以藝術的手法來呈現,就會更加夢幻繽紛,層次也更明顯了。 這樣一來大家是不是更清楚選色的邏輯了呢?當然除了樹叢以外,其他的物件也是如此。以後選擇暗面及亮面的色彩時,記得轉動你的色相環喔!下一次就來告訴大家繪製樹叢的方法囉! 更多精采文章可至Simi.希米老師Blog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圖、文:Andy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聯成技術論壇與講師互動。 大家好,我是Andy,這次要示範的主題是:DOTA 2,也就是DOTA 2裡面的2個女性角色。一位是Windranger風行者,也是一位弓箭手,而弓箭手百步穿楊的帥氣類型,可說是大家都愛,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知名弓箭手,例如,魔戒裡的精靈勒苟拉斯,俠盜羅賓漢,復仇者聯盟的鷹眼,愛神邱比特等,不過愛神不是戰士。 另一位是Luna露娜,月亮騎士,而騎士這類角色也是帥氣十足,例如,無頭騎士,惡靈騎士,龍騎士,假面騎士等,但這2種帥氣的身份類型,卻鮮少有女性角色,但Windranger風行者和Luna露娜,卻都是女性角色,所以覺得有點特別,就決定畫她們。 而這次要使用的筆刷有painter 2015的噴槍\數位噴槍,和混色筆\只加水,以及Photoshop CC的(柔邊圓形壓力不透明筆)和質感筆刷,以及使用調色功能,包含色彩平衡+曲線+色相飽和度,接下來就先來看看完成的樣子吧。 一開始先隨興地畫出構圖,先看看感覺,當然此階段可畫多些構圖,隨興一點,大膽一點,方可畫出較不同之構圖,話雖如此,但我還是選擇平穩的構圖,如下圖,只是風行者我讓她只露出眼鼻,嘴巴則被她的肩甲擋住。 再來我就新增重疊圖層,用柔邊筆來上色,然後大致把各部位顏色畫上去。 接著再新增正常圖層,把顏色直接畫上去,此階段我通常會先把臉畫細,因為有露臉的角色,臉會是視覺焦點,就像看到一個人,一定會先注意到她的臉,也就是靠臉吃飯這句話的意思,所以我先畫露娜的臉。 接著再把風行者的臉畫完整些,不過她這種半露的臉,畫起來卻沒想像中的好畫,因為她的鼻子與臉的銜接處,總是覺得怪怪的。 接著繼續把身體與背景都完成,不過風行者的鼻子與臉的銜接處,還是覺得怪怪的。 最後才發現是鼻子的側面影子沒有畫,畫上後再調個色就完成,謝謝大家觀賞。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圖:月鹿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聯成技術論壇與講師互動。 常常會有PS新手在畫圖時,把需要很平順的部份,畫得坑坑疤疤,卻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多半是筆刷設定勾選了不適合該表現方式的選項。如前篇所述,筆刷中的「不透明」調節,會很容易形成筆觸,因為人總不會每次下筆都在同一個位置,相對會在邊緣形成一圈一圈的漣漪狀筆觸。在寫實或特殊畫法時,這種筆觸很有味道,但在日式動漫風格時,就簡直災難了。以下做個比較: 只開不透明調節時和勾選不透明「筆的壓力」,因為是由重疊次數來形成濃度,很容易就畫出坑疤的效果。適合畫石頭、地面之類有複雜材質的部份。 只調節流量,並將流量的控制改為「筆的壓力」時候,靠自己手的出力輕重來調節濃度,所以畫出來的顏色可以很平滑。 請注意筆尖形狀下的間距,盡量設定在10%左右,請不要設定到超過25%,也不要開心的設成1%,這樣兩種極端值都會讓電繪功力和沒有一樣(當然也可以憑毅力解決一切但是又何苦呢?)。 另一點就是,如果一直畫不平,可以把硬度調低一點(熱鍵為SHIFT+[或SHIFT+],用慣[和]鍵在調筆刷大小的同學一定不陌生,用慣ALT+CTRL的同學就稍微記一下吧。) 其實真的搞不懂的時候,就開一張空白新檔,用交叉比對的方式刷幾筆,一次只試一兩個設定,去比較什麼設定是什麼效果,並且記錄下來。 這樣才真的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筆刷設定值。建議同學可以多玩玩筆刷設定,因為很多繪圖軟體都有相對應的設定項,知道怎麼設定PS的筆刷,換到其他軟體也會很快就找到對應的調整。加上PS每幾年就會改版,有時候一些好用的東西會消失或者被拆成兩個部份,總不能每換一個版本,電繪功力就半廢了吧?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圖:月鹿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聯成技術論壇與講師互動。 很多剛接觸Photoshop的同學,多少都會對於他的筆刷沒有SAI那麼滑順、沒有Painter那麼多樣化、沒有CLIP那麼霸氣的彩色筆尖素材,而感到有些滯礙,其實有很多小技巧是遠勝於其他軟體的唷。 這次就先提一下筆刷的部份。一般來說,電繪如果不走寫實的風格,使用預設的圓筆刷也就已經相當夠用了。 而且需要調整的時候,按些個熱鍵也可以做調整,再需要詳細調整時,按個F5也就可以把筆刷設定頁面叫出來。 在諸多繪圖軟體中,PHOTOSHOP(以下簡稱PS)的筆刷設定頁面其實是非常簡潔的,大概只有SAI的設定頁可以比PS簡潔(不過功能也相對簡化很多)。 以做畫流程來說,我們會分描線、上底色、上明暗層次色,這三個階段,看個人習慣,有些也會跳過上底色的階段。 描線時:會開筆尖形狀,右側的細節設定會改大小快速變化「控制」中的「筆的壓力」,如果還覺得描出來的效果不夠銳利,可以再勾「雙筆刷」。 上底色時:可以全都不勾,也可以只勾「轉換」。 上明暗層次時:則一定會勾「轉換」,並且勾選右側設定中的流量控制,改為「筆的壓力」,也有些畫師習慣是勾不透明控制,而不是勾流量,或者兩個都勾了。 電繪其實是電腦記錄一連串點的位置,而「筆尖形狀」中的「間距」,則是決定這些連續點的距離,如果不懂這個意義是什麼,可以自己把他拉到100以上看看預設是25%,習慣上拉近到10%左右會比較好用,比較不會有太多一圈一圈的筆觸。 這裡稍解釋一下,「不透明」是由下筆重疊的次數來加強濃度,而「流量」是由下筆的輕重壓力來決定濃度。在PS CS6以前的版本中,設定勾「不透明」時,需要來回下筆多次才能加厚顏色;只勾「流量」時,可以只用一筆稍微用力畫下去即可。一樣是看個人習慣,但不建議新手學習時兩個控制同時勾選,不建議新手兩個控制同時勾選!(因為很重要,所以講兩次)。(不過PS CC版本中,兩者幾乎沒差異了,使用者可以看自己喜好來勾選。) 一般情況下,兩個都勾是修整寫實類風格的細節時可以用,因為變化很小,其實可以透過流量和不透明的快速鍵來調節(不透明調節為數字鍵,流量調節為SHIFT+數字鍵)。 另外呢,平常沒事請注意筆刷流量和不透明(不是圖層的不透明喔),沒有特別需要時,請保持在100%,比較可以節約手腕的負荷。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Photoshop Beta版🖥️生成填充工具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覺得Generative Fill的生成工具,Generative Fill本身是屬於Adobe Photoshop的Beta版本,他的功能非常強大,擴張圖片、新增元素,快速完成客戶需求...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