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清單
文、Michelle Chen 我蠻喜歡跟有在交易股票的人聊天,因為可以去觀察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思考和執行買賣的決策,訓練自己在交易上的思考力。 以下是常常發生的對話: 某甲:「我覺得這檔不錯,應該會漲到50塊以上!」 我:「怎麼說?」 某甲:「有聽到一些利多消息,所以應該蠻有機會繼續漲的。」 我:「那這個消息對於股價是不是正向影響,你有統計過嗎?」 某甲:「甚麼意思?」 我:「就是你的交易策略有沒有經過大量統計和驗證過,可以讓你長期賺多賠少?」 通常這個時候,對話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從上方對話很明顯可以觀察出,一般人通常正在使用一個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會不會賺錢的方法,更具體來說是缺乏「想要靠交易股票穩定獲利,需要有一個能長期大賺小賠的策略,才能投入真金白銀做交易」的觀念。 或許看到這裡你會有疑問,難道一定要有策略才能做交易嗎?我目前就沒有策略,我還是賺得到錢,而且還賺得不少呢! 舉的例子,當我們想要生產一項能在市場上大賣的產品,是不是會需要思考得很周全,像是要考量倒產品的功能與特色、銷售對象、價格設定、成本計算、銷售通路、生產線、市場調查等等,等一切都商討完畢之後,才會進入到研發、生產到販售的過程,因為如此才有機會做一個成功的生意。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想要在股票市場中賺到錢,我們也需要考量到用什麼方法才能賺錢?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每筆交易要承擔多少風險?先模擬交易測試這套方法是否可以穩定獲利?確定這套方法是可以執行之後,才會拿真錢去買賣股票。 但我想多數人在投資或交易上是沒有經過縝密思考的,通常都是直接投入自己的辛苦錢,沒有想到其實交易也跟做生意一樣,否則應該是多數人賺錢,怎麼普遍聽到都是賠錢的案例呢?(包括過去的我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 我想原因可能是買賣股票實在太容易,只要手指輕輕一點即可,又或是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教育,也不覺得應該要認真看待交易此事,所以最後的結果通常不盡理想,甚至把交易當賭博,賠得一蹋糊塗。 ... 交易系統:交易策略、資金控管、交易心理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何謂「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包含三大元素:交易策略、風險控管、交易心理 交易策略:包含原始停損點、進場點、移動停損/停利點,且長期能夠大賺小賠的策略。 風險控管:控制每筆交易的風險,避免讓自己遭遇大賠,如果投資人的資金充足,也能繼續在充分風控情況下和有正期望值的時機點,進行加碼或減碼,讓績效最大化並且獲利入袋。 交易心理:即便有一套正期望值的策略在手,也未必每個投資人都能確實執行,故交易往往最難的不是策略,而是必須培養健全的交易心理,讓自己知道又能做到紀律交易,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環節。 期望值公式(平均獲利*勝率)+(平均虧損*敗率)-交易成本 最後得到的數值代表平均每一筆交易能賺多少錢,如果為正數就是一個可以執行的策略,反之,則代表策略不能長期穩定賺錢。 ... 回到剛剛討論的話題,為什麼一定要有策略才能交易?沒有策略還是可以賺得到錢呀! 是的,沒錯,沒有策略還是有機會可以讓我們賺到小錢或大錢,但我們可以思考一件事情,沒有策略的交易方式,究竟可以這樣賺多久?是一個月、一年、三年,還是一輩子? 我們必須知道一個事實,即便有使用策略在做交易的贏家,都有機會遇到連續虧損,更何況是在沒有策略或是有策略但沒有正期望值的情況下做交易,即使短期內可以嚐到一點甜頭,但這是仰賴實力還是運氣,值得所有交易人反思。 如果您身邊有完全不需要靠交易系統,就能長期穩定獲利的高手,且常常說:「這就是盤感。」那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思考,如果擁有這樣的盤感,我們是否有把握可以完全不帶情緒、重複執行,而我們是否也具備一樣的研究精神,願意用真金白銀來累積出一個無法具體說明的盤感? 我想聰明的各位,並不會只想靠著運氣賺快錢或是想要擁有難以重複執行的盤感,而是希望可以擁有長期大賺小賠和有明確定義的交易系統,讓我們能省下更多的交易心力與精力,並且持續從市場上獲得穩定獲利。 如果你認同上述的觀點,那接下來我們可以去思考後續的問題: 1. 哪裡可以取得或是如何自己建立一套能賺錢的策略? 2. 有了一套能賺錢的策略後,該如何有效的做資金控管? 3. 知道如何資金控管後,又就該如何嚴守紀律,將對的事情重複做? 上述問題就交給各位自己去動動腦,直接解答就太不有趣啦! ... 最後來做一個贏家與輸家之間的比較: 1. 贏家總是在乎風控優先,輸家則是先看到有利可圖 2. 贏家利用交易系統來獲利,輸家利用想像與情緒交易 3. 贏家注重是否能長期持續賺錢,輸家只在乎當下或明天是否可以賺錢 4. 贏家在乎策略是否具備正期望值,輸家喜歡用少數的經驗來以偏概全 以上為我長期觀察贏家與輸家之間的差異,以及討論交易系統的對於交易者的重要性,希望有幫助到各位在交易上的認知與迷思,有任何看不懂或是想討論的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祝福各位交易順利! 歡迎追蹤、訂閱,和Michelle一起學習成長! 📍追蹤MC.FinanShow IG一起好好投資、好好理財、打造自由人生🤜🏻 🤛🏻 📍訂閱MC.FinanShow 頻道我會用影像的方式分享我所學的知識給你🙋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Michelle Chen 曾經有人問我該怎麼挑選股票營業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當下一時之間還回答不出來 後來回家仔細回想,將自己學習股票這四年間怎麼挑選營業員的方式,整理出以下四點,希望以下內容對還沒開戶的新手有幫助😌 第一點:盤中可以及時聯絡和回覆訊息 如果大家有買賣股票的經驗,一定曾經有遇過盤中需要臨時改帳、圈存或是融資買進改成現股買進等等的需求,這部份都需要即時聯絡營業員,如果盤中找不到人,可能會影響到我們自己的買賣價格或是投資成本,所以最好是選擇盤中都可以讓你隨時line或是電話聯絡的營業員,以便我們可以順利的買賣在自己想要的價位,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算是最基本的篩選條件。 第二點:提供每日最新國內外股市資訊 好的營業員每天都會傳給客戶他自己整理過有用新聞資訊,我們也可以跟營業員交流近期的國內外盤勢看法或是詢問是否能提供券商投顧報告,給投資人做參考等等,甚至有些營業員還會為客戶創立VIP群組,並且在盤後和客戶分享他自己當天的買賣操作,讓客戶之間能夠彼此交流成長,這樣就不會只有單單客戶和營業員之間的互動,還可以是互相學習討教的對象,不過記得不要請營業員報明牌給你,這麼做是為了保護自己也尊重營業員喔! 第三點:營業員至少精通一項金融商品 營業員除了可以協助你股票上面的問題之外,其實他們還有販售其他的金融商品,像是基金、保險、債券、期貨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必須提供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所以如果他能在某一懂金融商品有特別的獨道見解,就可以直接向他討教他最擅長的金融商品,像我的營業員在股票交易上,就有多年的交易經驗,當我遇到問題就可以直接向他請教,這就算是還蠻不錯的額外服務! 第四點:別只追求低折數券商或營業員 一分錢一分貨,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套用在挑選券商或是營業員也是相同的道理,當你只在乎低手續費,通常也要犧牲掉一些服務品質,像是營業員缺款才會來找你,平常不理你,或是券商下單系統不穩定、券商營業點太少,當你臨時要跑一趟券商處理事情時,需要跑到離家比較遠的地方辦理等等,如果你不希望以上的事情發生,就要特別斟酌選擇低折數的券商或是只一昧用低折數來吸引你開戶,卻有失專業性的營業員喔! 📝 記住!營業員的專業比低手續費來得更重要! 我這邊也推薦我自己覺得兼具專業和耐心教學的營業員給大家,有需要開戶的朋友自行與他聯繫。(Btw有問題想詢問營業員務必帶上禮貌哦😌 ► 臉書粉絲專頁 // 股市討海四十五(統一證券-仕偉):(請私訊他的粉專) 以上是我的分享,有任何問題歡迎底下留言互相交流,勇於留言和提問,我們才能享受成長的喜悅,喜歡這樣的內容,別忘了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 歡迎追蹤、訂閱,和Michelle一起學習成長! 📍追蹤MC.FinanShow IG一起好好投資、好好理財、打造自由人生🤜🏻 🤛🏻 📍訂閱MC.FinanShow 頻道我會用影像的方式分享我所學的知識給你🙋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圖、SIMI.希米老師 前篇繪圖軟體大比拼:PS、PT、SAl、CLlP,都幾?(上)中介紹了PS跟PT兩位大前輩後,這次要看的的是兩位日系萌妹子(誤) 一樣SAI擬人從頭到尾都用SAI畫,CLIP擬人就是用CLIP~ 另外上次有幾位提到MediBang Paint這套軟體,這套目前我有在平版上使用,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再為他寫個番外篇。 傲嬌小女友・薩依(PAINT TOOL SAI) 國籍:日本 2006年出來時即備受嬌寵,即使他有那麼一點點的任性 一開始就打著輕巧便利的名號,也真的是非常方便,所以很快就席捲整個繪畫圈。尤其模擬水平翻轉真的是神助攻!加上線條流暢,所以我特別喜歡用他來打草稿或簡單小圖。水彩筆的筆觸我還挺喜歡的,但他也有些莫名的疑難雜症讓我覺得他根本傲嬌吧 優點 1. 畫線條時有防手震功能,對新手來說是一大福音,但對我來說有點太滑順了。 2. 模擬水平翻轉功能便利!因為圖層一多翻轉速度會變得很慢,但他不是真的翻轉而是模擬翻轉,所以毫無延遲地就能看到翻轉後的樣子。 3. 有支援透明的混色功能,模糊工具也很好用。 4. 發光圖層超棒的!! 5. 亮度->透明度功能讓你1秒無痛去背線稿w 雖然PS也可以做到但不會用的就是不會用啊~ 6. 有透明筆可以用。 缺點 1. 軟體會依電腦硬體強度來決定能開多大的檔案做多少事,一開始的紙張大小若超過他判定的尺寸時就連開都不能開。就算開成了如果後續圖層太多甚至可能造成無法存檔,連想刪掉或合併部分圖層再存都完全無法超悲劇但除此之外軟體本身倒是沒有當過。 2. 無法同時選取多個圖層,如果要一次移動多圖層只能用連結的老實說很麻煩。 3. 不能一口氣合併多個或所有圖層非常討厭。 4. 有時會莫名的無法儲存為PSD以外的格式,連自己專屬的SAI格式都不行冏 5. 沒有正式的繁中版本軟體...... 6. 不能編輯文字。 7. 筆刷尺寸最大只到500px。 8. 筆刷透明度覆蓋變化彈性較弱。 小結 輕巧便利,易於上手,功能雖然不是很多,但繪畫時用得上的該有都有,就是那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吧,所以第一次用的時候很快就能上手。 水彩筆的自然混色感很好,但是因為一隻筆當中的軟硬透明變化有限,所以自己覺得用透明畫法時很OK,但用不透明畫法時就比較吃力一點。(關於透明與不透明畫法看這邊) 具體來說問題就是透明度變化明顯的筆覆蓋度不夠,覆蓋度夠高的筆透明度變化不夠。 平常我大多只用他來畫草圖或是比較簡單的小漫畫插圖,遇到問題時我就會切換別的軟體來用,但這次為了寫這篇就耐住性子用SAI畫厚塗覺得很焦躁XD ... 萬能小女僕・可莉普(CLIP STUDIO PAINT) 國籍:日本 2012年才冒出來的後起之秀,如小女僕般萬能QwQ 合併了ComicStudio跟IllustStudio的漫畫+雙棲軟體。Comic一直是專門用來畫漫畫的,IllustStudio這插畫軟體則風行一小段時間很快就沒啥消息,沒想到將兩者合併的CILP居然大成功。 而且因為常常打折,折扣後只要幾百塊相當划算能夠無痛入手,所以這幾年迅速席捲市場。 其實我並不常使用他,因為其他幾套軟體已經能應付我的需求就懶得去研究新軟體,只針對幾個我感興趣的功能稍微瞭解一下。但前陣子畫漫畫時有比較多的使用經驗,加上寫這篇時刻意研究了一陣子,發現他真的相當厲害啊~ 優點 1. 價格親民功能多,俗又大碗CP值高。 2. 油漆桶填色非常好用,走卡漫色塊上色的人會很愛他。 3. 基本上把大部分的軟體優點都納進來了,色相環、畫布旋轉、筆刷縮放等現在都算是基本款,也有PS的調整圖層、變形、複製合併圖層(我很常用)、預覽CMYK(再多個液化就完美),SAI的無痛水平翻轉、亮度(輝度)->透明度、線條防手震等等 4. 除了以上功能外還可以畫漫畫。當然任何軟體都可以畫漫畫,但他對於分鏡、對話框、網點、透視線等有格外便利的功能輔助,大量使用者會比較省事。 5. 內建3D人偶功能可以擺動作參考。(但我個人實在不太愛用覺得很難調) 缺點 1. 功能多就是會比較複雜,剛開始用還不太習慣時會找不到功能。PS把功能都藏起來,會用的自己想辦法用(單眼手動相機),而CLIP試圖把一些東西簡化後直接攤出來(高階半自動相機)但又不夠簡潔導致我覺得比PS還複雜XD 2. 跟SAI一樣的問題,筆刷透明度覆蓋變化彈性較弱。 3. 一開始的介面很亂要花些力氣調整,目前還沒完全調到我理想的樣子。 小結 對偏日系透明畫風的朋友來說非常好的一套軟體,但誠如上述所說:透明度變化明顯的筆覆蓋度不夠(水彩),覆蓋度夠高的筆透明度變化不夠(鉛筆或噴槍),所以厚塗風格畫起來相對吃力,但比SAI的表現好一些。 雖然PT的透明度變化也是不夠,不過好歹他的混色筆可以跨圖層混,SAI跟CLIP都不行(至少我沒找到相關功能)。 當然人家說善書者不擇筆,確實我用CLIP或SAI也可以畫出跟平常一樣的風格,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很有道理啊,畫圖的過程明顯就是比較耗費力氣的話何不選擇自己比較順手的XD。所以雖然CLIP不非常適合我,但確實是套很棒的軟體。 以下針對幾個有直接影響的部分做個比較與分析: 看起來好像是CLIP壓倒勝XDDD 不過我們還是來分析一下。 價格 其實換算成台幣的話兩者是差不多的,但問題是SAI在台灣沒有代理,要買只能線上刷卡或是找代購幫忙很麻煩,CLIP又常常在打折 筆刷 內建筆刷來說CLIP是比SAI略多一些,不過我一向不重視花俏,只要設定彈性夠大然後給我基本款就好。 所以來看看我比較在意的透明度表現: 同樣都是上方不透明度100%下方40%,筆刷由左到右筆壓從輕變重,這部分是CLIP略高一籌,但仍比不上PS。 色相環 兩者都有色相環可用所以平手。雖然CLIP可以選擇三角或四角的色相環,但我覺得沒啥影響就是XD SAI只有方形的可用不能選。 復原文件 SAI沒有復原文件功能,但我目前沒用SAI畫到當掉過的經驗,因為你根本無法勉強他做太辛苦(?)的事啊~ 而CLIP的備份檔是放在: 我的文件中 CELSYS_TC(繁中版)\CLIPStudioPaintData\InitialBackup 當中 色彩模式 這點的重要性在前篇提過,這邊就不贅述。 說明一下CLIP如何觀看以及儲存CMYK: 預覽CMYK模式請到 顯示/色彩設定檔/設置預覽 去選擇CMYK色彩,之後可以到預覽切換即可,若是常用也可以自己設定快速鍵。 儲存時則要到 檔案/指定格式保存/然後選擇你要的格式按下存檔。 接著就會出現視窗讓你選擇色彩模式囉~ 個人化設定 兩者當然都可以設定快速鍵以及版面配置,但SAI沒有匯入匯出功能,而CLIP則要到「我的文件中CELSYS_TC\CLIPStudioPaintVer1_1_0(看你的版本)\WorkSpace」資料夾中複製 workspace_0.spws 這個檔案,換電腦或是重新安裝時直接複製移動檔案即可。 如果大家都能像PT一樣一鍵OK那該有多好~ / _\ 介面親切度 SAI大勝無誤。 我第一次打開CLIP時覺得眼花頭暈,現在有時候還是覺得有點暈XD 第一次用SAI則是完全沒有任何適應期瞬間上手 ... 總結 包含前篇的PS跟PT一併來看,其實結果昭然欲揭了,就是各有各的優缺點(廢話)。 其實我覺得PS跟PT比較適合偏不透明畫法的歐美厚塗風畢竟人家就是歐美公司開發的啊~ 而SAI跟CLIP這兩個日本出生的孩子,適合走日系風格似乎也沒啥好意外的了。 但並不代表PS跟PT不能畫日系,SAI跟CLIP不能畫厚塗,純粹是我個人認為的,嗯,親切度的問題。 再來就是前篇提到的如果你是上班族,不論你慣用哪種軟體還是必須會PS這是無庸置疑的~ 大家可以先參考以上的分析,再來決定要先跟誰交往看看(?) 如果順利的話很好你們就在一起吧,不順利就分手找新歡,或是像我一樣腳踏多條船囉XD BTW腳踏多船的朋友們,PT、PS、SAI之間即使用PSD檔都可以開啟,但彼此有時會有格式上的問題(如在SAI存的PSD到PT開圖層名跑掉等)。這時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到PS打開再存一次檔,讓身為王者的PS調教過後再開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灑花) 文章轉自SIMI.希米老師blog,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為:繪圖軟體大比拼,PS、PT、SAI、CLIP,都幾?(後篇)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Michelle Chen 我想會問這問題,應該不是真的遇到問題,只是沒有用心去找答案而已,因為到處都可以看到的到許多IG創作者和部落客文章,都曾經針對這主題給大學生一些學習上的方向和建議,相信聰明的你應該知道答案是甚麼。 但儘管這問題不難,我還是會做些觀念補充,給予大學新鮮人一些提點,希望能解決大學生們的疑惑。 ... 「大量閱讀」就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 先從投資說起,「大量閱讀」就是穩賺不賠的一種投資方式。 下課後找一天去書局逛逛,到投資理財書籍區尋找你有興趣或是內文你看得懂的書籍,大致翻閱裡面的目錄,是否是點到你心目中的疑惑,如果有,可以挑個幾本類似的書籍回家拜讀。吸收作者的精華,規定自己在一定時間內閱讀完畢,並且用你喜歡的方式整理你從書中吸收到的觀念。 手寫筆記或是用電腦打下來都可以,重點是自己親自整理過書中精華過後,對作者的投資邏輯吸收度會更高,至於為甚麼要特別這樣規範自己呢?因為「拖延症」、「健忘症」是減緩人類進步的終極殺手,為了避免買了書之後,沒有花時間看完或是看完也很快就忘,養成整理書籍內容的習慣,絕對是最快的進步方式,所以想要為自己奠定好的投資基礎,那就開始改變吧! 或許看到這理有些人會覺得市面上的書籍,不見得內容都正確或是標題過於跨大,只為了吸引新手讀者購買,其實這樣也無妨,求學階段,本來就是像個海綿似的,總是得大量吸收之後,才能知道甚麼方法適合自己以及懂得判斷書中的觀念是否正確。 這些都是投資自己的必經成本,因為我也是透過大量閱讀,才能為自己奠定正確的投資基礎,但要知道在做任何投資前,我們都必須要有風險意識,且搞清楚這些投資商品的規則,不懂就不要硬碰,在閱讀時也要永遠保持懷疑、小心求證這樣的投資方法是否可行,直到找到那個適合且讓你產生信念的投資方式為止。 我在YouTube有做過類似的主題,影片敘述欄有推薦給適合新手的書單,可以找個時間看看,也歡迎和我分享你的讀後心得。 ... 「開始記帳」,學習掌管你的金錢流向! 再來我們聊聊理財,我最推薦的方法就是養成「記帳」習慣,因為我就是這樣記帳記了四年了,因此存下了不少緊急預備金,才能這樣斷然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只有知道自己的金錢流向,我們才能管好自己的錢。 別太高估自己,總是認為自己每月花費都控制在預算範圍內,有的時候一個失心瘋,超支了自己也渾然不知,直到帳單寄來才驚覺自己花費太多。 尤其正值青春年華的時期,大學生最愛比較的就是身上的行頭,常常網購動不動就花掉幾千塊,所以就算努力打工也留不住辛苦賺來的錢,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偶爾犒賞自己絕對可以,但別讓自己一直處於及時行樂的月光族階段。 財商養成| 我還很年輕,及時行樂不好嗎?其實你值得過活得更自由! (前陣子寫過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大學期間絕對是投資自己的黃金時期,很多成功的年輕人,都是在大學時期就已經為自己的未來鋪好路,畢業後還能無縫接軌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希望認真和聰明的你也是,開始記帳吧!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 記帳軟體我推薦MOZE LITE,介面不旦好看,功能性也很齊全,多操作幾次就上手了,然後撥出一些能投資自己的基金,哪怕只是1000塊,也可以買個兩本書籍來看,先求完成再就完美,有行動比甚麼都還來的重要。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分享給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讓他跟你一起享受成長的喜悅,別忘了按讚、收藏、分享❤ 歡迎追蹤、訂閱,和 Michelle 一起學習成長! 📍追蹤 MC.FinanShow IG一起好好投資、好好理財、打造自由人生🤜🏻 🤛🏻 📍訂閱 MC.FinanShow 頻道我會用影像的方式分享我所學的知識給你🙋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Michelle Chen 今天要來討論一個大多數的交易新手和還沒穩定獲利的老手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我的股票賺錢了,到底要不要賣?」 選擇賣出會擔心後續股價會不會又繼續往上漲,因此少賺一大段;選擇不賣又害怕跌下來,抱上抱下一場空,原本賺錢又變賠錢,相信目前還沒有穩定獲利的交易朋友,一定常常有經歷這種害怕少賺和不想賠錢的糾結心態。 那到底怎麼樣賣股票才是對的?或者是更精確的問:「到底甚麼時候才是最佳的賣點?」這一切的問題都要回歸到大家買賣股票的交易策略為何? 因為每個人的交易邏輯不同,所以沒有辦法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我們可以反過頭來去拆解許多交易朋友為甚麼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進而靠自己找出最佳的賣點。 通常會有這樣疑問的交易朋友,大致上有兩種原因: ❶ 沒有交易策略,買進股票之後才思考要不要賣的問題 ❷ 有交易策略,但對策略沒有信念,總是在要不要遵守紀律之間徘徊 因為有的時候沒有遵守紀律賣出,反而運氣好多賺了一筆,讓交易人內心產生了不遵守紀律的念頭,心想反正上一次有因此獲利,想要再賭賭看這一次會不會這次也能僥倖賺到。 如果是第一點,那就回過頭來先去「建構」屬於自己的交易策略,至於要如何建構?就是透過大量的歷史驗證、統計,歸納出一個包含原始停損點、進場點、移動停損點的交易策略。 還不會建構策略的話,可以找到一位你信任的老師或是一本你有興趣的交易書籍,去用心學習和嘗試理解他們所分享的交易邏輯。注意,是「理解」他們的邏輯,不是一昧的照表抄課。 只知道這裡該買、這裡該賣,會對老師或書籍產生依賴,哪天老師不再做教學或是策略失效,就很容易回到散戶的賠錢常態,如果真的理解策略背後的原理,我們就能為自己的交易做主,未來也能靠自己建構出一套可行的交易策略,那麼「股票賺錢了到底該不該賣?」答案就會呼之欲出。 如果是第二點,有自己的買賣計畫,但是對策略容易沒有信念,總是知道卻做不到,那就是回過頭來去重新驗證自己的策略、尋找對策略的信念,為甚麼呢? 因為經過自己大量驗證,你會深刻體悟策略進、出場點的意義何在?進而增加自己對策略的信念並且落實「知道做到」的交易紀律,同時也能更專注在眼前所看到的趨勢,而不是去預想未來股價的走勢,做出不理性、不客觀的買賣決策,那麼「股票賺錢到底該不該賣?」也不再是心中會產生的疑問,只需要遵守紀律、嚴格執行停損、不斷累積大賺小賠即可。 重新去驗證策略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四個問題去出發: ❶成功上漲的飆股案例,有哪些共同特質? ❷為甚麼停損點這樣設計會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❸為甚麼在這裡進場股票上漲的機率會比較大? ❹為甚麼在這裡移動停損,比較容易累積出大賺小賠? 在這邊要提醒大家一個小觀念,沒有完美不賠錢的策略,只有能讓你大賺小賠的策略,不必過度最佳化你的策略,順勢而為賺自己該賺的就好。該賺的有賺到,我們感謝市場;該停損就賠給市場,我們臣服虧損;該賺的沒賺到,我們自我檢討。 ... 我相信看到這裡許多新手一定會覺得這非常抽象,甚至會覺得交易好難,我還是放棄好了!的確,在還沒有吸收大量的贏家思維以及足夠的實戰經驗之前,我不會向任何交易新手說:「股票很簡單、很好賺,學一下就會了!」 因為我經歷過一段無法穩定獲利、內心感到焦慮、煎熬的日子,股票交易絕對是一段長期的自我修練,包括建構策略、模擬交易、停損練習、資金控管、培養贏家思維、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風格都是無法忽略的必經過程,如果沒拿出百分之兩百的決心學習,進市場交易只是會不斷的遭受虧損,最終被市場淘汰。 所以想要靠「交易」賺錢,我們必須先清楚知道自己的個性、風險承受度、年齡、資產狀況、生活節奏等等,適不適合做這樣的價差交易,如果你嘗試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不太適合,勇敢的斷捨離也未必是一件壞事,找到適合自己的獲利模式,比甚麼都還來的重要。 如果你已經拿出百分之兩百的決心,也有心想要成為成功的交易人,那就跟著我一起持續修練,專注在眼前所看到的趨勢,只在乎停損點了沒有。 以上是我的分享,有任何問題歡迎底下留言互相交流,勇於留言和提問,我們才能享受成長的喜悅,喜歡這樣的內容,別忘了按讚、收藏、分享❤ 歡迎訂閱、追蹤和Michelle一起成為市場贏家! 📍追蹤 MC.FinanShow IG一起好好投資、好好理財、打造自由人生🤜🏻🤛🏻 📍訂閱 MC.FinanShow 頻道 我會用影像的方式分享我所學的知識給你🙋🏻♀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突破找工作困境,打造Yes人生!
【直播講座】想年後轉職?想當斜槓工作者?想兼職?無論現在的你想朝哪個方向走,在做抉擇之前你需要的是:先了解自己的職涯該如何規劃及準備!
聯成電腦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