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正老師 你有沒有想過,遊戲裡的角色、電影裡的場景、甚至你家裡的家具,其實都是「點、線、面」組合而成的?在3D世界裡,這些點、線、面的組合方式,我們稱之為多邊形(Polygon)。 什麼是多邊形編輯? 簡單來說,多邊形編輯建模就是用「點(Vertex)、線(Edge)、面(Face)」來拼湊出3D形狀。在3D軟體裡,我們可以把3D模型「切塊」,並自由拉動、擠壓、裁切,進行調整,讓它變成任何形狀!還可以把它們黏在一起、分開,就像在玩積木一樣。 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形狀開始,像是立方體、球體,然後用多邊形編輯來改變它們的形狀,接著再調整每個多邊形的角度、位置,讓模型的細節更豐富,最後還可以把不同的多邊形組合成一個複雜的模型,就像拼圖一樣,超有成就感! 充滿點Vertics,線Edges,以及面Polygons的多邊形物體 3ds Max的多邊形編輯Editable poly工具 為什麼3ds Max的多邊形建模這麼受歡迎?因為它靈活、自由,適用範圍超廣!不管是建築、角色、產品設計,甚至動畫場景,幾乎都用得上!它的優點有操作直覺、功能強大;靈活性高,適用各種模型需求;適合細緻雕刻與工業設計;此外3ds Max的多邊形建模可以無縫對接ZBrush、Maya、Blender等其他軟體,讓建模流程更加有效率。 以下是3ds Max提供了一堆超好用的工具,讓你輕鬆編輯多邊形: 1. 擠出(Extrude) 把多邊形拉長,做出立體的造型。 使用擠出Extrude功能,做出多方向的方塊 2. 倒角(Bevel) 讓多邊形的邊緣更圓滑,看起來更順眼。 使用倒角Bevel功能,讓邊緣不會顯得那麼銳利 3. 焊接(Weld) 把兩個多邊形黏在一起,變成一個更大的多邊形。 焊接Weld功能可以將兩個點融合成單一個點 4. 切割(Cut) 把多邊形切成更小的多邊形,方便你做更精細的調整。 善用切割Cut工具,就能更創造出更複雜的造型 5. 橋接(Bridge) 將兩邊分開的多邊形,讓它們連接起來,適用於做通道等外型。 橋接Bridge功能不管在做隧道、做一條彎曲的管子、或者連接角色的手臂與身體都分常重要 如何更快上手多邊形編輯? 首先,要從簡單的形狀開始練習,像是立方體、球體,慢慢掌握各種工具的用法。再來,要多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體,看看它們的形狀是怎麼組成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練習,不要怕失敗,從錯誤中學習。 同學可以應用學到的幾個基礎的多邊形建模工具,來試著用這些工具做出簡單的3D物件,比如: ✅做一張桌子(用Box + Extrude) ✅做一把椅子(用Editable Poly + Bridge) ✅做一個簡單的房間(用Inset + Extrude) ✅做一個杯子(用Chamfer + Extrude) 多邊形建模的關鍵,就是多練習、多嘗試,把各種工具組合起來,你會發現3D世界其實很簡單! 結論 多邊形編輯是3ds Max裡面超重要的一環,學會它,你就能做出各種你想要的模型。多邊形編輯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自由度很高,你可以盡情發揮你的創意,做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而且,當你看到一個模型從無到有,慢慢成形的時候,真的很有成就感。 雖然多邊形建模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掌握Editable Poly,其實沒那麼輕鬆!同學可以能會遇過以下的問題:擠出(Extrude)時,形狀歪七扭八?橋接(Bridge)了,結果面不對齊?做了一個模型,結果面數太高,電腦卡死?這些坑,新手幾乎都會踩,而且網上教學雖然多,但很多重點沒講清楚,或者看了影片還是不知道問題在哪。這時候,有專業老師帶,真的差很多!目前聯成電腦皆有開辦3ds Max的Editable Poly和多邊形建模相關的課程,可以到各聯成分校像櫃台老師詢問,以了解更多細節喔!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士正老師 AI技術的快速發展確實對許多創意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ds Max也不例外。這幾年 AI 在 2D、3D、藝術、設計、動畫和多媒體領域的進步,真的是讓人覺得像開了掛一樣。舉例來說,以前畫個插畫可能要花幾天,現在有了像 DALL-E 或 MidJourney 這類 AI 工具,你只要輸入一段文字,它幾分鐘就幫你生成出來,還可以同時結合梵高、莫奈、街頭塗鴉甚至未來主義,完全自由混搭。至於做 3D 的朋友可能最有感!建個模型或場景,以前是個大工程,現在 AI 工具可以直接幫你生成基礎模型,甚至連材質和貼圖都弄好。 圖一:使用AI計算出來的室內效果圖 AI目前在多媒體上可以執行的項目 AI目前可以執行的項目,已經是包山包海了,以下是針對在多媒體上,AI可以執行的項目: 1. 自動生成內容: AI 自動產生文章,其實就是一種透過大量資料學習來「模仿」人類寫作的技術。簡單來說,AI 就像一個超級快的寫手,根據我們給的關鍵字、主題或方向,幾秒鐘內就產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圖二:請ChatGPT描述一段故事,請注意這是杜撰的!並非紅樓夢小說裡的內容 2. 自動建模: AI 自動建模就是讓機器幫你做 3D 模型的工具,像是直接幫你把房子、角色或道具「捏」出來。以前建模需要自己慢慢拉形狀,現在 AI 可以根據照片、草圖,甚至一句描述自動生成模型,還能順便加上材質和細節。這樣一來,建模速度快了很多,不需要專業技能也能輕鬆完成初步設計,剩下的只要手動調整就好! 圖三:坊間已經有非常多自動建模的AI工具 3. 自動產生圖片、貼圖、材質: AI自動產生圖片、貼圖、或材質,就是利用人工智慧,根據你的描述快速生成視覺內容。你只需輸入簡單的文字描述,比如「藍天白雲的海灘背景」或「可愛的貓咪貼圖」,AI就能即時創造出相應的圖像,像是為設計、遊戲開發或藝術專案提供快速又靈活的工具,不需要手動繪製。 圖四:使用AI計算出用AI算出一隻可以的貓 圖五、圖六:現在也可以使用AI工具自動產生貼圖與材質 4. 自動產生影片: AI 自動產生影片就是讓機器根據文字描述或素材,幫你快速生成影片內容。比如你輸入「蛇年吉祥動畫」,AI 可以直接生成影片。它還能自動剪輯片段、加入過場動畫,或優化畫質。以前做影片需要剪輯軟體和技巧,現在用 AI 幾分鐘就能搞定初版,適合用來快速構思或創作短片。 圖七:給予一張圖片,AI就能運算出動態影片 5. 自動生成語音: AI 自動產生語音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說話,根據文字生成自然的聲音。你輸入一句話,它就用像真人一樣的聲音念出來,還可以選聲音性別、語氣和語速。無論是配音、導航聲音,還是語音助手(像 Siri),都是這樣運作的。以前要錄音室才能完成的事,現在用 AI 幾秒就搞定了,甚至能模仿特定人的聲音,應用在影片、廣告或語音書裡都超方便! 圖八:用AI製作Podcast內容 自動生成音樂、音效: AI自動產生音樂和音效,就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生成符合需求的音樂或聲音效果。你只要輸入一些指令,比如音樂風格、情感氛圍或使用場景,AI就能創作出符合描述的曲子或音效,無論是背景音樂、遊戲特效,還是影片配樂,都可以輕鬆搞定。不需要懂作曲,也不用花很多時間,AI就像你的創作助手,幫你完成專業級的作品。 圖九:用AI製作因樂跟音效 AI並非萬靈丹 來雖然AI工具已經可以幫我們完成幾乎全部的事項,但它並不完美,以下是針對各個項目會產生的問題說明: 1. 自動生成內容: 由於內容來自於網路的大數據,其正確性與真實性有待商確,以上面ChatGPT產生的林黛玉倒拔垂楊柳來說,紅樓夢裡根本沒有這個故事,是ChatGPT隨意產生的文章,並非事實。 2. 自動建模: 雖然當前自動建模的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到接近完美的程度,但下載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漏洞百出,甚至還需要重新做整理,並非當下就可以直接使用。 3. 自動產生圖片、貼圖、材質: 跟自動產生建模的情況相同,其實也都需要再經過一次以上的人工修補跟處理。 4. 自動產生影片: 影片輸出的情況並非可控,往往出來的都不盡理想,而且現今尚未有在自己本機上可以直接使用AI執行自動產生影片的工具,網路上的不是有浮水印,就是有計算的限制,會需要考量多一筆時間跟金錢的成本開銷。 5. 自動生成語音: 自動生成語音算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了,甚至還可以像人類一樣有語尾助詞的自然感,但這部分跟3ds Max比較沒有直接的衝擊影響,可以視為想使用3ds Max做Youtuber等虛擬人物方便的輔助工具。 6. 自動生成音樂、音效: 自動生成音樂和音效也是屬於後期的多媒體工具,讓同學可以在使用3ds Max製作完動畫等作品時,不用再耗費太多心力在後期處理上,但又能增加自媒體的豐富度與完整性。 3ds Max使用者可以善用的AI工具 綜合上面AI可以執行的項目內容,我們可以整理出,當前3ds Max使用者可以使用那些AI工具,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以下是我們使用AI工具來製作專案的優點與缺點: AI工具項目 說明 優點 缺點 自動產生文章 使用如ChatGPT等,來幫助了解如何使用3ds Max製作當前的專案 可以減少查詢的時間,幾乎可以照著步驟做就能夠完成 ChatGPT給予的,可能會不是正確或最有效率的做法 自動建模 直接從照片或文字說明產生完整的模型,大量節省製作時間 節省製作時間 下載後發現不管是網格佈線,或者網格數量,都不適合進行後續動畫製作、3D列印、甚至遊戲製作的項目 自動產生圖片材質 直接從文字說明產生完整的圖片或材質,大量節省製作時間 節省製作時間 很多部分其實還是需要再進行人公修補處理 自動產生影片 從3ds Max渲染出來的單張圖,轉換成影片,大量節省電腦的運算時間 節省電腦運算時間 出來的影片往往都差強人意,最後還是需要自己製作動畫影片 自動生成 語音、音效、音樂 為影片加上音樂、音效跟語音的效果 節省後期製作時間 比較沒有缺點 結論 當前 AI 的發展確實讓 3ds Max 的使用者面臨一些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機會。雖然簡單的效果圖或建模工作可能會被 AI 工具取代,但對於專業設計師來說,AI 更像是一個幫手,而不是威脅。同學們可以利用 AI 幫助節省時間,例如快速生成場景原型或材質,但真正的創意和細節還是需要我們親自完成。未來,專業設計師應該把注意力放在 AI 無法做到的事情上,比如藝術感、個性化和高端設計。簡單來說,AI 不會取代懂創意和技能的設計師,反而會讓我們的工作更高效、更有趣。只要保持學習心態,結合新技術,設計師在這個 AI 時代仍然可以輕鬆找到自己的舞台! 至於何時該使用AI工具來快速幫我們完成工作,何時需要回到既有的2D跟3D工具來做調整,目前聯成電腦皆有開續相關的課程,可以到各聯成分校像櫃台老師詢問,以了解更多細節喔!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士正老師 什麼是透視 想像一下,你站在一條很長的馬路上,這條路兩邊有路燈。當你往遠處看時,你會發現馬路變得越來越窄,好像路燈也越來越靠近,直到最後,它們彷彿在很遠的地方「消失」了。其實,路燈的距離和馬路的寬度沒有真的變窄,只是因為你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是根據「遠近」的感覺在改變大小。這種現象就是「透視」的效果!如果要在電腦裡做 3D 圖形時,我們會用透視來模擬真實世界的感覺。 一條有非常明顯透視效果的到道路 透視的基本要素 要構成透視效果,至少需要以下三個要素: 1.視平線(Horizon Line): 視平線就是指眼睛的水平線,通常表示地平線的高度。 視平線是整個透視繪圖的基礎,所有的消失點都會在視平線上 畫面中紅色的水平線,即為視平線 另一個視平線範例 2.消失點(Vanishing Point): 物體沿著視覺方向逐漸變小,最終匯聚到視平線上的一個點。 一個場景可以有一個或多個消失點。 單一個消失點 多個消失點 3.透視線(Perspective Lines): 從物體的邊緣延伸,指向消失點的線條,用來引導透視縮小效果。 從物件邊緣延伸到視平線,就會出現透視線 3ds Max的透視 3ds max的工作區域基本上有四個視窗,其中一個就是透視視窗,我們也可以藉由架設攝影機,來達成更多的透視視角類型效果: 3ds Max的透視視窗(Perspective View) 1.單點透視(One-Point Perspective): 僅有一個消失點,通常用於展示場景的正面。 常見於走廊、街道等前方平行的視角。 在3ds Max的工作視窗上,放置一個水平的鏡頭,就可以模擬出單點透視效果: 2.兩點透視(Two-Point Perspective): 有兩個消失點,通常用於展示物體的角度(如建築物的兩個面)。 適合用於立體物體或空間的表現。 在3ds Max的工作視窗上,將鏡頭做水平斜向面對焦點物體,就可以模擬出兩點透視效果: 3.三點透視(Three-Point Perspective): 有三個消失點,其中兩個位於視平線上,第三個在上下方向。 用於模擬俯視或仰視的視角,增強縱深感。 在3ds Max的工作視窗上,將鏡頭做水平斜向面對焦點物體之後,再把鏡頭往上提升,就可以模擬出三點透視效果: 結論 透視的核心概念是:物體越遠,看起來越小,物體越近,看起來越大。只要實現這個原則,就可以讓我們的作品更加有立體感。同學可以參考真實場景, 觀察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並透過不斷地調整相機參數和觀察效果,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透視的概念,就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掌握透視技巧。而且,3ds Max 還提供了一些輔助工具,例如格線、參考線等,可以讓同學更準確地建立透視關係。 想要更加了解如何在3ds Max表現透視手法,可以跟聯成各分校洽詢,讓專業的老師們為您解說更多喔! 另一個三點透視的效果圖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士正老師 Select and place 在3ds Max中,Select and Place工具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主要用於在場景中選擇和放置物件,特別適用於將物件精確放置在其他物件的表面上,或是依照特定的座標系統來定位。這個工具簡化了選擇和定位物件的過程,使得使用者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3D建模和場景佈置。它提供了靈活的對齊選項,讓設計師可以更高效地進行模型佈局,特別適合在場景中擺放多個物體時使用,例如家具、建築組件或自然場景中的元素(如樹木和岩石)。 使用Select and Place工具可以輕鬆將物件放置到任何物件的表面 使用Select and place工具製作雪人 那如果只是單純用簡單的幾何物件,以及Select and Place工具,是否可以輕鬆做出雪人呢?我們這就來試看看: 步驟一:準備基本形狀 我們產生了幾何球Sphere、六角罐OilTank、圓錐體Cone、圓柱體Cylinder、以及圓管Torus,這些都是在3ds Max的基本創造模型工具箱裡面可以找到的幾何模型物體。 使用創造工具產生出來的模型物件,物件四處凌亂放置 步驟二:放置球體與鼻子 啟用 Select and Place 工具,就可以輕鬆拼湊出身體以及鼻子,可以使用Move工具,輕微調整位置。 將球疊在一起,再套上圓錐當鼻子 步驟三:添加雪人的細節 選擇OilTank物件,同樣使用Select and Place工具,再配合Shift鍵,就可以輕鬆複製並製作出雪人的眼睛、嘴巴、以及身上的鈕扣。 選擇圓柱體,同樣使用Select and Place工具,再配合Shift鍵,拼湊出雪人的手。 增加眼睛跟手 步驟四:添加更多配件 選擇圓錐體跟圓管,再使用Select and Place工具,為雪人配置帽子跟圍巾配件。如此雪人就輕鬆地製作完成了喔! 添加帽子跟圍巾 結論 用 Select and Place 工具,同學可以很快地把雪人的各個部件對齊並組裝好,雖然偶還是還需要使用移動的工具來手動調整些位置,但幾乎不用花太多時間。這個方法既簡單又有趣,非常適合拿來練習工具操作,或者快速打造一些小場景喔! 在3ds Max裡,將以上的場景用AI渲染工具渲染出的雪人 同場加映:Array 3ds Max 的 Array 工具 是一個能快速複製物件,並依照特定規則排列成陣列的強大功能。你可以將一個物件複製成多個,並按照直線、圓形、甚至沿著曲線等方式排列。這對於製作重複性高的模型,像是柵欄、牆壁、或是一群樹木等,都非常方便。 使用Array工具製作聖誕樹 我們也是可以使用3ds Max的Array工具,來輕鬆製作出聖誕樹的模型喔: 步驟一:準備基本形狀 使用創造工具,創造出簡單的幾何物件 步驟二:使用對齊工具Align 選擇代表樹葉的模型,再使用Align工具,將樹葉對齊到樹幹中央,再用移動的工具將樹葉移動到樹幹底部。 對齊工具的使用 步驟三:使用Array工具 再使用Array工具,就可以將樹葉逐漸縮小往上複製。 Array工具做出聖誕樹的葉子 步驟四:增加細節 可以加個星星,再使用Select and Place的工具,為聖誕樹作點綴喔! 增加星星作點綴 結論 3ds Max 的工具多樣且功能強大,為使用者提供了無限的創作可能。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您可以利用 3ds Max 將腦海中的創意具體呈現出來。同學們是否也已經躍躍欲試了呢?現在聯成電腦補習班皆有3ds Max的相關課程,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前往分校了解更多喔! 在3ds Max裡,將以上的場景用AI渲染工具渲染出的聖誕樹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士正老師 現今在3ds Max中最主流的兩大引擎 V-Ray 與 Arnold 是 3D 渲染領域中兩大巨頭,廣泛應用於建築、電影、動畫和遊戲等3D製作領域。並且各自擁有強大的功能與廣泛的用戶群。同學如果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渲染引擎,就必須深入了解兩者的優缺點。 V-Ray Renderer 與 Arnold Renderer比較 特性 Arnold Renderer V-Ray Renderer 渲染品質 高品質、寫實,特別適合電影和動畫 高品質,真實感強,特別適 合建築可視化 渲染速度 主要使用CPU,速度較慢但品質高 支持CPU和GPU,渲染速度更快 全局光照 精確、物理準確的光線跟踪 多種GI算法選擇,靈活性高 易用性 簡單易上手 設置靈活,需要較多學習時間 適用領域 電影、動畫、VFX 建築、室內設計、產品渲染、商業廣告 平台支持 主要與Autodesk軟體集成(如Maya、3ds Max) 支持多種3D軟體(如3ds Max、Maya、SketchUp等) 渲染品質 Arnold:專注於物理基礎渲染(PBR),模擬光線和材質的行為,適合高品質、寫實的圖像渲染,尤其適合電影和動畫中的細節需求。 V-Ray:擁有出色的光照和材質處理能力,同樣可以生成高品質、真實感強的渲染。V-Ray特別擅長於建築和產品可視化,渲染品質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使用Arnold Render渲染出來的圖 渲染速度 Arnold:採用CPU渲染為主,支持一些基本的GPU加速。渲染速度相對較慢,但能保持高質量的圖像,適合需要精細畫質的場景。較適合靜態圖像和高品質的動畫製作。 V-Ray:支持CPU和GPU渲染,並且有一個混合渲染模式,可以使用兩者同時渲染。V-Ray的渲染速度更快,並且在高品質和渲染效率之間提供了靈活的平衡,適合各種項目需求,包括快速的預覽渲染和高品質成品渲染。 使用V-Ray Renderer渲染出來的圖 全局光照(GI)與光跡追蹤 Arnold:擁有先進的光跡追蹤功能,支持準確的全局光照計算,效果逼真。這使得Arnold非常適合高端電影和動畫製作。 V-Ray:V-Ray的全局光照系統功能豐富,提供多種GI算法(如光子映射、Brute Force、Irradiance Map等),允許使用者根據場景需求選擇不同的算法來提升渲染效率和品質,非常適合於建築可視化和其他需要調整渲染速度的項目。 使用Arnold Render渲染出來的圖 易用性 Arnold:界面直觀,設置簡單,入門容易,且渲染參數相對較少。適合初學者快速上手並得到高品質的渲染結果。 V-Ray:提供大量參數和控制選項,能夠對渲染進行精細調整。雖然入門需要一些學習時間,但靈活的設置讓專業用戶能夠根據不同需求自定義渲染效果。 適用領域 Arnold:以電影、動畫、視覺特效(VFX)行業為主,專為高品質畫質需求設計。Arnold常用於電影級渲染和高質量的靜態或動畫製作。 V-Ray:廣泛應用於建築可視化、室內設計、產品渲染以及商業廣告等領域,適合需要快速且靈活渲染的專案。V-Ray也適合做高品質的動畫和靜態圖像。 使用Arnold Render渲染出來的圖 支援的平台與整合 Arnold:與Maya和3ds Max等軟體深度集成,也支持Cinema 4D和Houdini等平台,特別適合Autodesk的生態系統。 V-Ray:支持非常多的3D軟體,包括3ds Max、Maya、SketchUp、Cinema 4D、Blender等,適用性強,適合多平台工作流程。 使用V-Ray Renderer渲染出來的圖 如何選擇? 選擇 V-Ray 還是 Arnold,取決於同學的具體需求: 如果您的主要需求是建築視覺化或產品設計,並且對渲染速度要求不高,那麼 V-Ray 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您需要製作高品質的電影級畫面,或者需要處理複雜的場景,那麼 Arnold 是個更好的選擇。 如果您對 GPU 渲染有較高的要求,那麼 Arnold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使用Arnold Render渲染出來的圖 最終建議 試用兩者:如果可能,嘗試使用V-Ray和Arnold的免費試用版或學生版,體驗哪一個更適合您的工作流程,目前聯成電腦補習班都有提供V-Ray和Arnold的免費試用版或學生版,同學可以多加利用。 觀看教學與評測:查看YouTube和渲染社群的教學、評測和比較影片,深入了解兩者的差異,或者報名聯成電腦補習班的3ds Max相關課程,皆可以更加瞭解兩個引擎的差別。 諮詢業界專家:目前聯成電腦補習班皆有使用其中一款渲染引擎做為課程,可以向各分校櫃台詢問實際使用經驗和獲得更多的建議喔! 使用V-Ray Renderer渲染出來的圖 ⭐點我加入官方LINE,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ccnet-T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文生圖Bing Image Creator教學
今年最火紅的AI究竟能做到什麼呢?能讓所有人實現幻想的即是「文生圖」,不管您是誰,那怕從來沒認真拿筆畫圖過的人,都可以產生漂亮的作品,是不是相當的讓人期待!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