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小邱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論壇與講師互動。 近適逢Proe與creo軟體的改版,先學習proe的同學或許有些不適應,在此我將列出幾樣時常遇到的不同之處。 1. 首先,改變最大也最明顯的就是一開始的介面,可以看到舊版Proe是使用右側的工具列執行草繪、引伸、基準平面等操作。 2. 而新版的Creo改為由畫面上方的功能區來執行指令,且已經用各個頁籤幫助使用者做分類。 3. 近年來不只Creo,其他軟體也都已經將介面改為功能區,以AutoCAD為例,介面的指令也是以頁籤來做分類。 4. 再來,舊版Proe許多指令是會跳出一個選單模式,來選擇設定。 5. 而新版已經全部改為在畫面上方出現「圖標板」的操作模式,透過按鈕開關,可快速切換實體/曲面、方向、加厚草繪等設定。 6. 以「掃描」指令為例,以往Proe會分為「掃描」與「可變截面掃描」兩個指令。 7. 現在已經將兩指令合併為Creo的「掃描」。 8. 點擊圖標板的按鈕來切換「可變截面掃描」。 9. 而在顯示樣式方面,Creo版本多了「邊著色」的樣式,使模型檢視更清楚,方便設計。 10. 在設計變更方面,新版Creo已經將「編輯」與「動態編輯」合併為「編輯」。 11. 在編輯時,Creo預設是採用「動態編輯」模式,如需切換,可按下右鍵,將「自動再生」取消勾選即可。 以上是我個人認為,同學在版本轉換的使用上,較常會遇到問題的情況,供同學參考囉!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圖 小邱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小邱老師版與講師互動。 上次介紹Pro/E軟體中,以元件合併的方式來做Top-down設計。這次要使用另外一種以骨架為基礎,來做零件拆分的方式。 1.首先同樣準備一個吹風機的外殼,來作為骨架。 2.建立一個新組件,點擊「建立」按鈕,來建立新的骨架,一個組件只能存在一個骨架。 3.選擇「骨架模型」,此時可以決定骨架的名稱。 4.建立方式選擇從現存複製,也就是複製現有的吹風機零件來製作骨架。 (也可採用建立空白骨架,然後直接建模,做出吹風機模型骨架的方式) 5.建立完成後,可在模型樹與畫面中看見骨架模型。 6.建立一個新零件,名稱命名為D1。 7.建立方式選擇「空白」,因為要與骨架合併,繼承骨架的模型。 8.新零件建立完成後,在零件上按右鍵啟動。一定要啟動後才能繼承骨架模型。 9.點擊插入,選擇「共享資料」的「合併/繼承」。 10.選取骨架模型來合併,並將參照的複製基準選項打勾,這樣新零件才會有基準面。 11.合併完成後,開啟D1零件。 12.利用曲面做實體化,完成吹風機右側的外殼零件。 13.運用步驟6至12的方式,再建立D2至D4的三個吹風機零件。 14.完成後,將骨架隱藏。 15.完成吹風機的設計組裝。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圖 小邱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小邱老師版與講師互動。 設計的順序有兩種,分別是Top-down(由上而下)和Bottom-up(由下而上),這次主要介紹Top-down(由上而下)的設計方式,此種方式是先設計出整體的造型,再逐步拆分各個設計零件。這次要介紹使用Pro/E軟體來做零件拆分的方式。 1.首先自行製作一個吹風機的外殼,此零件為主控零件,之後所拆分出的零件皆會由此零件為基礎來延伸細節。 2. 建立多個曲面,來分割出各個部位的零件。 3. 新建立一個暫時的組件。 4.點擊「組裝」按鈕,將吹風機組裝。 5. 選用「預設」的組裝方式。 6. 點擊「建立」按鈕,在組裝檔中建立一個新的零件。 7. 選擇「零件」類型,此時可設定零件名稱。 8.選擇「定位預設基準」,定位基準方式為「座標系與座標系對齊」。 9. 選取畫面中的座標系,使新零件的座標系與所選座標系對齊。此時已經完成建立一個空的零件。 10. 建立完新零件,會自動啟動新零件。在組件上按右鍵,重新啟動組件。 11. 使用「編輯」的「元件操作」來對元件做合併或切除等動作。 12. 選擇「合併」,將吹風機零件檔與空零件合併,是為了合併吹風機至空零件,使空零件以吹風機為基礎延伸建立其他零件。 13.先選空零件,按下確定。再選吹風機零件,按下確定。 14. 最後點擊完成就成功合併。 15. 開啟空零件的檔案。 16. 可發現模型樹已經新增一「合併標籤」,且畫面中有吹風機的模型。此合併標籤會參照吹風機的零件,若修改吹風機模型或數值,此處也會一起變更。 17. 將此零件儲存副本,舉例來說,我要建立四個零件,就儲存01~04四個零件。 18. 開啟01的零件,選取中間的曲面。做編輯的實體化。 19. 利用此曲面做出吹風機右側的外殼。 20. 利用剩下兩個曲面,做兩次實體化,完成一個吹風機零件。 21. 開啟02的零件,用同樣的方式,做出吹風機左側的外殼。 22. 再開啟03與04的零件,做出吹風機另外兩個零件。(做實體化時,若有剩餘不需使用的曲面,可利用圖層來隱藏) 23. 建立新組件,將01至04的零件組裝,組裝方式選擇「預設」。完成吹風機的組裝設計,儲存組件與零件檔,隨時可以開啟零件再進行細節設計。 24. 需要變更整體參數時,可開啟步驟1的吹風機主控零件來修改。舉例來說,將圓柱曲面半徑縮小。 25. 開啟吹風機組件檔,點擊「再生」按鈕,就可以變更設計。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圖.小邱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小邱老師版與講師互動。 今天要來快速製作一個可樂瓶,主要使用到Pro/E與keyshot兩套軟體。利用Pro/E的可變截面掃描與螺旋掃描建立瓶身與瓶口,再使用Keyshot彩現效果圖。 1.首先,選取到TOP上基準面來畫可變截面掃描的路徑。 2.由於可樂瓶是一個類似圓柱狀外觀,因此畫一個圓形作為掃描路徑。圓形直徑設定為50。 3.選取到圓形,就可以執行可變截面掃描。 4.先設定好曲面模式,再來繪製截面。 5.在繪製可樂瓶外型之前,要先畫一條中心線,設定起始點與中心線距離為25,定義中心線在圓形路徑的圓心。這樣掃描結果才不會出現交叉或是破洞。 6.接著就可以來繪製可樂瓶外型,本範例使用到直線、圓弧、雲規線、圓角來繪製。 7.畫完之後,要注意瓶口不要封閉,瓶底造型完成後,再以水平線畫至中心線。 8.然後標註瓶底底部與中心凹陷處的垂直距離。尺寸僅供參考,此處設定20。 9.開啟功能表的「工具」,選擇「關係」,可以開啟關係視窗增加關係式,使瓶底產生變化。 10.選取剛剛所標註的尺寸20,會出現Sdx(x為數字,代表某個尺寸,數字不要任意變更)。 11.在Sdx後再輸入「=7*sin(trajpar*360*5)+20」的關係式。表示此尺寸的起始值為20(不一定是20,請依照之前標註的尺寸來輸入),瓶底有五個角,且起伏強度為7倍。 12.完成可變截面掃描的可樂瓶曲面。 13.接下來選取到可樂瓶曲面,再點擊功能表的「編輯」,選擇「加厚」,就可以將曲面變成有厚度的瓶子。 14.設定適當的厚度,以及加厚方向。 15.如果出現下圖的視窗訊息,請將厚度降低,或是將方向設定為往外加厚,較不易失敗。 16.再來要製作瓶口的螺紋,由功能表的「插入」「螺旋掃描」「長出」來執行螺旋掃描。 17.掃描必須設定屬性、軌跡、螺距、截面這4個元素,依照順序先設定屬性,按下滑鼠中鍵等於按下完成設定。 18.接著選取Front前基準面作為繪製軌跡的平面,一直按下滑鼠中鍵直到進入繪製軌跡畫面。 19.軌跡必須在中間繪製中心線,當作螺旋掃描的中心。 20.然後在瓶口位置,由下往上繪製直線,作為軌跡。可先參照瓶口的邊再畫直線。畫完記得再畫面右下方按下打勾離開。 21.畫完軌跡後要輸入螺距值,數值必須大於等一下要畫的截面高度。 22. 23.瓶口完成圖。 到這邊為止,其實就可以導入Keyshot彩現,不過這次再追加製作可樂的液體部份。 1.首先,先將步驟回朔至瓶子加厚之前,還是曲面的狀態。然後選到曲面後(需注意曲面有變成紅色),再將曲面原地複製貼上。 2. 接著在Front前基準面畫一條線,作為液體的高度位置,並引伸成曲面。 3.選取複製的瓶子曲面與引伸曲面,做一個合併。 4.再將步驟恢復至最底部。 5.就完成了可樂瓶中的液體。再來要做匯入Keyshot的準備動作,就是將不同材質的部位貼上不同的顏色。(請注意瓶中液體,必須選取到所有曲面,再做上色) 6.接下來就可以匯入至Keyshot,但必須注意座標向上方向為「Y軸」。 7.開啟底下的「庫」,直接拖曳材質給瓶身、液體、標籤。除了材質以外,環境與背景都要設定,好的環境可以使材質反射效果更好。 8.開啟底下的「項目」,可以修改目前的材質、環境設定。選到可樂標籤的材質後,可以在「紋理」頁籤的地方設定色彩貼圖,並注意貼圖方式要設定為「圓柱形」。 9.最後再使用Keyshot底下的「渲染」,彩現出一張真實的效果圖就完成了。歡迎大家一起來製作各式各樣的飲料瓶喔!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圖、小邱老師 本文轉載自聯成電腦技術論壇,歡迎點選此連結,前往小邱老師版與講師互動。 請先觀看底下動畫 當設計出各種產品後,產品的吸睛度影響著未來是否能熱銷與打開市場。為了讓我們的產品能夠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用影片來介紹產品當然是時下最有力的銷售武器。設計者可以藉由影片來展示與呈現產品的各種面貌。這裡推薦可以使用proe搭配keyshot軟體,不僅快速渲染真實效果,還支援擬真的產品動畫的製作,更大大地為您的產品加分。 1. 先介紹隨身碟製作方法,本次使用Proe軟體來製作。 2. 一開始先利用引伸、圓角、倒角等工具將隨身碟的整體外觀製作完成。 3. 然後在上基準面建立一個圓弧,並引伸為曲面,用途是把隨身碟蓋子分割出來。重點是曲面必須大於模型。 4. 選取曲面,配合功能表的編輯/實體化的除料功能,就可以分割出蓋子,並另外存檔。將實體化做反向除料,就可產生隨身碟主體,並另外存檔。這樣做可以將產品拆分為多個零件。 5. 分別開啟隨身碟與蓋子檔案,再做細節的設計並存檔。 6. 開啟新組件檔,使用組裝工具分別將隨身碟與蓋子匯入,且組裝時使用右鍵預設限制的組裝方式。 7. 完成隨身碟後,以KeyShot5.0軟體來開啟組裝完成的隨身碟,需要特別注意向上的方位為Y。 8. 在KeyShot開啟庫,挑選材質拖曳給隨身碟,完成材質的設定。 9. 開啟動畫的時間軸面板,使用動畫嚮導功能來快速的建立基本動作。 10. 依序設定要執行的動作,例如旋轉。 11. 再選取要做此動作的模型,可選取全部模型,或是選取單一零件。 12. 最後再設定順時針、逆時針、時間等細節,就完成了。 13. 完成的動作會被紀錄在下方的時間軸,選取代表此動作的長條狀時間,右手邊會顯示細節,可以修改。 14. 重複執行動畫嚮導,完成隨身碟旋轉、往上平移、闔上蓋子的動作。闔上蓋子的動作,可單獨平移蓋子來做出此效果。 15. 在動作上按右鍵,可以鏡像或複製動作來節省製作時間。若是鏡像動作,則原本順時針旋轉會變成逆時針旋轉、上移會變成下移動作。 16. 將原本旋轉、平移、闔上蓋子的動作皆鏡像,並將時間排在後方,如圖。 17. 使用渲染功能,就可以將動作算成AVI等影片,或是算出連續圖片,再由其他剪輯特效軟體來串聯成影片。 18. 切換到動畫來設定出圖細節,包括影片名稱、儲存位置、格式等,然後就可以開始渲染了。 19. 再次欣賞完成結果。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文生圖Bing Image Creator教學
今年最火紅的AI究竟能做到什麼呢?能讓所有人實現幻想的即是「文生圖」,不管您是誰,那怕從來沒認真拿筆畫圖過的人,都可以產生漂亮的作品,是不是相當的讓人期待!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