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防疫的每一天堅守規定,面對疫情有毅力,面對恐懼不恐慌,讓疫情成功趨緩!全島一命,在三個月的努力下,如今規定逐步鬆綁,政府也於七月底公布補教業復業措施。 「安心學習,是我們最在乎的事」,為了打造最安心的學習環境,聯成電腦以最高標準看待每一項細節,與學員攜手成為防疫模範生。我們調整教室空間使用隔板、定期消毒,以達到每項規定,更積極為老師、工作人員全體安排接種疫苗,待全體施打兩周後才會開放實體教室開課,預計於九月恢復全台分校課程,相約9月1日,再次相聚,重拾對學習的熱情。 「疫情降級,學權升級」,聯成電腦將延續「雙學籍」計畫,讓學員「365天實體+線上」都能學,為讓同學也可以在家安心學,現在只要報名指定專案課程,即送lenovo10吋(4G/64G)平板電腦,讓你在家在校都能成為學習模範生!(詳細方案請洽全國各分校櫃台,本公司保留活動相關修改/異動之權利) 疫後新生,人人搶當職場模範生!疫情帶來經濟衝擊,對於就業市場帶來許多不確定性,產業大洗牌,如何判斷未來成長性,是疫情時代求職者必須應對的,LinkedIn 近期公布疫情間不減反增的職業,讓大家在進修與未來求職有個參考方向。 1. 數位行銷專員:隨著零接觸消費興起,電商大幅成長,行銷人能善用網路將商品推廣給更多人,是各公司積極招募的人才,尤其各品牌現在都以多渠道與消費者溝通,社群小編、廣告設計、數位行銷職缺也成長33%。>>設計力革命!Adobe職人之路 2. 影音創作者:宅家耍費的時間你都在做什麼呢?據統計有34%的人在家選擇透過串流平台追劇、看影片來消磨時間,娛樂需求大漲,連帶數位內容產製職缺也大增5成,無論是當下最紅的Podcast製作人、影音剪輯師、都有不錯的行情。圈粉!必學影音剪輯後製 3. UIUX設計師:現在人們已無法和網路世界分割,專門打造數位互動的使用者介面/體驗設計師,職缺大幅成長,入職薪資更可望達5萬元以上,是近年來不可忽視的新興職缺。UI介面設計培訓 4. AI人工智慧工程師:除科技產業,現在機器學習也用於商業中,在這波疫情推波助瀾下,雇傭結構與產業動向調整,作為趨勢的AI人工智慧,近兩年來AI相關職缺就有3-4成的成長,未來薪資水平不可限量。程式新貴,零基礎也能學會Python 或許單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疫情發展,但自己未來的發展,只有自己能掌握。即使是現在才剛要起步,也不用擔心,疫情深蹲才能跳得越高,趁著產業大洗牌,積極主動出擊,你也能成為職場模範生!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懂轉,會跨,拼成長!抓住新趨勢,尋找再出發的動能 疫情,改變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房間變成辦公室、線上軟體Zoom、Skype、Google Meet變成會議室。所有的教學變成遠距上課。甚至,在家可以跟教練連線打拳擊健身、也可以跟著插花老師的步驟,完成一盆賞心悅目的作品;揪幾個好朋友,在線上唱KTV也沒問題。 危機令人恐懼,但往往可以創造巨大的機會。《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書中提到,國際上的趨勢,被封為「四巨頭」的大型科技公司: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再加上微軟,疫情以來股價、獲利都有三成以上的成長。 列寧說:「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美國在八星期內取得了電子商務十年的成長。在台灣,這波疫情,讓電商的冷凍外送物流塞爆,超出負載。雖然疫情帶給我們很多不便與恐慌,但也掀起另一波「宅經濟」、「遠距上班、學習、休閒」、「科技數位轉型」的趨勢。 疫情後的職場新機會!疫後變形金剛你來當! 我們可以看到職場對人才的需求演變,從I型、T型、型,到現在猶如變形金剛的「非型」人才。除了專業的知識以外,延伸向外的跨領域知識,已經是致勝關鍵。在未來你必須練就「懂轉,會跨」自我成長的本能。 從「非型」人才的觀點,再結合熱門的職業趨勢。LinkedIn商業社交平台,發表歸納出外來的熱門職業:其中便包含了電商物流相關(Fulfilment)、數位行銷相關(Digital marketing)、數位內容相關(Digital content)、軟體開發相關(Software)、資料科學相關(Data science)、人工智慧相關(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皆是需要多元技能特質的人。 圖說:點我了解UI設計、點我了解小編技能 圖說:點我了解AI程式語言 除了增加職場硬實力,疫情下的「自癒」不能少 2019年11月開始,短短2個月,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擴散全球。從今年5/19以來,台灣全國三級警戒將近2個月。這麼長時間的抗戰,也讓一個新的名詞誕生:「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你也有以下類似的症狀出現嗎? 如果有以上「新冠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出現,不用過度恐慌。心理醫師建議,可以利用一些方法,讓自己的心情再度獲得平靜。 另外,衛生福利部電話專線「1925」,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別忘了心情低潮時,打一通電話聊聊,你不孤單!讓我們持續保持好的能量面對疫情,台灣加油,一起加油!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最近在Dcard看到一則貼文,內容用幽默的圖文呈現 標題是:當你只是分數到了所以填這校系 我問自己:動機何在 硬著頭皮繳報名費的我:我需要錢 繳完報名費的我:我破產了 面試當下的我:24K 這則貼文讓我們反思,取得大學文憑在現代的意義與必要性?天下雜誌的報導指出,在美國,疫情帶來的失業潮,讓美國青年更重視自己實質的專業技能。在過去一年,「不看大學文憑的工作」這樣的Google搜尋關鍵字,在美國暴增了850%。 從小我們總會聽到長輩跟我們說,好好唸書,才能找到好工作!這句話只對一半,尤其是拿來跟現代變化快速的市場做驗證,已經不是絕對的神話了!傳統的觀念「好好唸書」就是考上好的學校,因為考上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但考上好學校等於找到好工作嗎? 《台大畢業,投800多封履歷找不到工作》、《全球前40大學畢業!回台3個月找不到工作他嘆》、《「碩士畢業」找不到工作?「超低薪資」曝光網驚喊》這些時有所聞的新聞標題,總是提醒著我們要多想一步,「好好唸書」不單單是要考上好大學,擁有好學歷。 很多學校學到的東西,已經沒辦法讓我們應付工作需求,或是工作3-5年後,發現自己的技能已經無法符合市場需求,因此「好好唸書」對的那一半,即是投資自己,培養關鍵專業技能。 談到如何培養專業技能,並且要讓這樣技能可以成為自己工作上的生財工具,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必須把握:1、先專注培養一種技能。2、提高效率縮短工作時間。3、收集作品並參加比賽。 1. 先專注培養一種技能。 在完成一件事之前,我們必須有明確的目標,並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一個項目、一個領域,力道才會強。《高績效心智》書中提到「所謂的完美,不是沒有什麼可加的,而是沒有什麼可以再減的」。 2. 提高效率縮短工作時間。 想要提高效率,除了多練習以外,跟有經驗的人學習,也能夠提早知道他人走過的錯路,減少自己繞路。在各種實作的練習中,萃取出自己熟練的流程,並透過旁人的指點,讓自己以更高CP值的方式利用時間。 3. 收集作品並參加比賽。 想要一項專業能夠成為可以生產或謀生的技能,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作品來佐證自己的能力。在學習與練習時,就要有計畫性的安排產出作品集。如有機會多參加比賽,透過公正的第三方幫自己背書,也能因為得獎而讓自己的名氣更高,獲取更好的報酬。 大家都想變有錢,但《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書中提及有錢人專注在持續學習成長,窮人則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今天開始就把這個致富法則實踐下去:讓自己保持成長。 3-6個月培養一種技能,培訓同時累積作品,輔導就業,成功就業率93%!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LccnetTaiwan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2020年的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世界的就業市場。機場沒旅客、飯店沒人住、觀光景點空盪盪、商業活動也陸續停擺。國際勞工組織(ILO)推估,全球預估有2千5百萬失業人口,比2008年的金融海嘯2千2百萬人還多。 綜觀台灣整體狀況,yes123求職網「新冠世代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記者會,公佈調查結果,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或退伍新鮮人,曾經有過求職經驗的人裡,「已經找到或正在從事正職工作」佔40.9%,不過還是比去年同期的45%還低。 圖說:聯成電腦行銷部經理温人漢(右一),聯成學員瑋倫(右二)出席參加yes123求職網「新冠世代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記者會。 ... 面對求職狀況不樂觀,進修培養第二專長是許多人的選擇。以聯成學員瑋倫為例,今年八月剛考完營養師國考,但正處於放榜前,以及等待服役的空檔,看到疫情影響下的職場,許多公司經營停擺、沒營收,人力需求較以往低很多。瑋倫選擇結合所學並增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透過職業培訓方式學習:資料科學(Data Science)技術、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以及智慧型手機中的臉部指紋辨識解鎖、影像轉文字翻譯、智慧語音助理等技術。 在yes123求職網的調查數據中,也可以看到,假如處於待業狀態,有72.2%的新鮮人會「願意花錢」去參加職業訓練。最想學的技術分別為:「網站架設」(34.1%)、「料理烹調」(32.2%)、「影片拍攝、剪輯」(31%),以及「飲料製作」(27.6%)、「動畫設計」(26%)等。 聯成電腦行銷部經理温人漢談到疫情後的狀況,部份新鮮人已經有警覺找工作不容易,針對自我的職涯、進修規劃已有超前部署的安排。在職缺數減少、找工作不容易的5、6月份,安排加強專業能力,熱門的課程為Python大數據分析、影音剪輯、商業平面設計這三大類。 其中以Python課程為例,大多非本科系來進修,但透過Python的分析能力將資料運用在原本所學的專業上,這類人才就相當搶手。新鮮人也能有35K-40K左右的薪資,相較於目前大學生起薪29K左右,算是很好的開始。 巴菲特曾經說過: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對自我的投資」是應對失業率攀升,求工作不容易時期的選擇之一,補足更多的專業技術,拉高自己的競爭力。只有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在僧多粥少的求職狀況下,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也能夠比一般求職者增加3-5千的起薪。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今年30歲的陳小姐,在機場工作,受疫情影響,機場商店的員工比客人還要多,從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工作開始做三休四,原本3萬塊的月薪,瞬間少掉一半,心情上真的很擔憂,後來就有同事說了:「公司那邊有消息可能要放無薪假,大家都好緊張,開始要去找工作了」。 到後來疫情高峰期來了,真的完全都沒有生意,機場以前是最人聲鼎沸的地方,現在航班大減的狀況下,整個變得空盪盪的,大廳、免稅商店街也跟死城一樣,最後真的就是放無薪假。 減班降薪甚至無薪假,衝擊很多人的生活。原本生活費的分配,在減薪或無薪狀態下,真的讓人很無助。更何況從南部上來台北工作,3萬多的薪水,光房租就要1萬,扣掉交通費、生活開銷等,能存的錢真的不多,碰上減薪,生活上真的非常地吃緊,陳小姐對自己的未來非常擔心。看來2020的這一場疫情就跟陳小姐眼前的路一樣,看不到明朗的出口。 許多原本在機場上班陳小姐的同事,因為疫情無薪假,心裡一直也有想要另謀出路,都有在想是不是趁這次機會,乾脆換個工作,不過不少人因為工作技能的關係,也只能應徵便利商店、店面銷售員等,但這類型的工作也是受疫情影響,現在較為不樂觀的行業別。 也曾經打給開餐廳的朋友,朋友卻說:「我們也是受到疫情影響,最近沒有請人的打算」。 不只航空業,相關產業像飯店、餐廳、旅遊業者、娛樂、百貨等都是疫情海嘯第一排。營運不堪虧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宣布資遣部分員工或熄燈終止營業。觀望市場上消息,這波疫情大概就電商和資訊科技業最不受衝擊了, AI人工智慧、5G電信、電子商務、醫療生技,看起來都是較非直接受疫情影響的產業。 在疫情衝擊當下,對很多人來說,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大了,或許現在什麼都沒有辦法確定,但對自己未來的生活還是得做點什麼,尋找資源與方法,調整自己把自己準備好,等待未來的機會。 ...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ccnetzone 菜鳥救星:https://www.facebook.com/greensn0w 痞客邦Blog:http://lccnetvip.pixnet.net/blog
如何利用AI🤖輔助人類發散收斂?
最近看到一則網路迷因:「人類期待AI洗衣掃地,我們就能寫詩畫畫,而現在卻是AI在寫詩畫畫,人類在洗衣掃地」。令人莞爾又諷刺,但這是誤解人類與AI應有的相處模式...
本網站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欲了解詳情,請參閱 隱私權政策。